CNML格式】 【 】 【打 印】 
世行報告:對中國GDP高估了40%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18 10:38:48  


  中評社廣州12月18日電/世界銀行在北京時間昨日22點公佈了《國際比較計劃》(ICP),報告承認此前高估了中國的GDP,並下調了中國的購買力水平。

  雖然這樣按購買力平價(PPP)換算的中國的GDP水平在世界上的排名仍是世界第二,但已更符合中國實際。

  依據2005年的數據,以美國為基礎,世行將人民幣的PPP由2004年的1.9修正為2005年的3.4。按照PPP計價,中國在2005年的GDP為53332億美元,較按照實際匯率的美元計價的GDP超出了30894億美元。

  不過,中國的人均GDP仍排名靠後。以PPP計價,2005年中國的人均GDP為4091美元,只有美國水平的9.8%。

  世行承認,依照此前的方法和數據估測的兩國GDP值較實際水平高估了近40%。以2005年的基準進行計算,全球實際的經濟規模要比之前的預測小得多。其中,亞洲和非洲的經濟體較此前預測分別縮小1/3和1/4。但是亞洲地區佔據了世界產出的20%。

  無改中國大國事實

  按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照世界銀行公佈的2004年的PPP結果,世界主要機構一直認為,中國的GDP水平在2004年至2006年都維持在世界第二的水平,而此次的修正顯示,中國的國力和財富遠沒有此前估計的那麼多。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蓋保德(Albert Keidel)此前表示,購買力平價估值一般是基於1987年的數據,這使得它過高估計了中國的醫療服務和機械製造水平,因此,不要在購買力平價數據的基礎上相信中國的生活標準將很快達到世界一流。這幅更為精確的中國經濟圖,說明瞭中國政府為什麼如此重視優先考慮國內議題,例如經濟增長、公共投資、控制污染和減少貧困等。

  “作為一項研究成果,新公佈的PPP對中國實際的經濟活動沒有過多影響,”清華大學世界與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世界上其他國家可能依據新PPP結果對中國的實際生產量進行再認識,但中國還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體,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不過有些國際比較指標會出現變化,因為用購買力平價衡量的GDP會減小,比如能源消費、單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會出現下降,但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對中國經濟的看法。”李稻葵表示。

  “同以往相比較,上述結果總體對中國還是有好處”,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家戰略安全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敏謙表示,“因為在很多國際組織中核定各國所承擔的責任是參照PPP衡定的國力水平,如果世界銀行下調中國PPP後,起碼按照這些組織的規定,中國所需負擔的會費將會減少。”

  聯合國等主要國際組織在進行國際比較時,對各國的經濟指標均是以購買力平價而非匯率進行折算。國外一些研究機構在進行國際比較時,也是以PPP作為參考。

  蓋保德認為,購買力平價數據不是衡量一個國家潛在軍事實力的好方法,但從修正後的中國購買力平價統計數據來看,整個問題不再具有討論價值。畢竟,中國現在還沒有那麼龐大,也不會很快就變得那麼龐大。

  下調人民幣遠期升值預期

  購買力平價是一種通用的國際比較方法,它認為一國貨幣的價值及對它的需求是由單位貨幣在國內所能買到的商品和勞務的量決定的,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可以表示為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即如果購買一攬子同質商品在美國需要花1美元,而在中國需要花費3.4元人民幣,則人民幣的購買力水平就為3.4,而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的均衡匯率應該為1:3.4。

  此前,歐美國家一直以購買力平價為依據認為中國的實際匯率被嚴重低估,因為中美之間約1:2的購買力水平比率遠較當時1:8.2的中美匯率高很多,而從目前的購買力水平上看,人民幣的均衡匯率遠沒有想像的多。

  “被調低的PPP更為接近中國的事實,並將在遠期降低外界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李稻葵表示,“但在短期內,新的PPP結果並不會影響目前的匯率水平,因為以PPP為均衡匯率理論的本身就存在缺陷。”

  按照經濟學理論,購買力水平主要衡量的是貨幣在國內產品的購買力,而外匯匯率主要衡量的是貿易品之間的交換水平,兩者之間並沒有絕對的決定關係。在任何情況下,匯率都是由某一貨幣的總需求決定的,而對外貿易的資金需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PPP並不能反映一國貨幣的“真實”匯率。

  而且由於各國消費習慣不同,以同一攬子商品來代表各國不同的消費結構就會出現誤差。而其對於外匯匯率而言,受到國際政治、外匯市場、貿易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也使其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偏離均衡匯率。

  消費品價格較低

  投資品價格無國際競爭力

  參考此前亞洲開發銀行前期公佈的數據,中國政府最終消費的購買力水平和居民最終消費的購買力水平要低於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的購買力水平,反映人民幣在國內消費品上的購買力要強於資本品的購買力。

  李稻葵表示,中國的資本品和國際市場之間接軌程度較高,而消費品自給能力較強,且政府在進行購買和轉移支付時有很多商品沒有參照市場的價格獲得,所以造成了上述情況。這表明相對於其他國家,中國在服務項目和勞動密集型商品上價格競爭優勢尤為明顯,但是在投資品上已沒有太多優勢可言。

  按照購買力平價結果推算,按國際可比價格計算,中國居民實際消費支出占GDP比重要高於名義支出比重,而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占GDP比重要低於名義上的比重。這主要是由於中國服務項目價格長期偏低,而投資品價格偏高,造成按現價計算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占GDP比重居高不下,而服務項目支出所占比重相對較低的局面。中國經濟的非平衡性仍現。

  2005年的ICP計劃為全球146個經濟體的購買力水平和可比的價格水平提供了估測。世行表示,由於中國和印度自1985年以來首次參加了ICP,這使得最終結果更為精確。新的PPP數據已替代了世界銀行此前以1993年甚至是上世紀80年代情況劃定的購買力平價估測標準。

  利用以PPP為基礎的GDP進行測算,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和印度為世界上前五大經濟體,它們佔據了接近一半的世界GDP份額。再加上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墨西哥六國,上述12國約佔據了世界GDP的2/3。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