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溫哥華12月18日電/ 專家預測,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新興經濟大國將在2008年展開更加激烈的能源競爭,目前中國雖然佔領先地位,不過印度正在急起直追。分析人士說,與管理混亂、官僚的印度相比,中國財大氣粗,積極開展外交,已經同印度尼西亞、蘇丹和委內瑞拉等國家簽訂了長期供應合同。
據VOA News報道,日本中國當代研究所理事楊中美說,中國的優勢是起步早。楊中美說:“中國的優勢主要是它起步比較早,在發展中國家下的力量比較大,比如非洲和拉丁美洲打好了基礎。那麼印度呢,剛剛起步,現在要向海外進軍,相對來說要比中國困難一點。”
不過楊中美說,印度也有它的優勢,新德里和西方國家分享相似的民主價值觀,不會像北京那樣受到“中國威脅論”的封殺。況且,楊中美說,印度也有足夠的財力和中國競爭。印度最大的煉油公司印度石油有限公司星期一透露,打算出資30億美元購買海外石油公司,選擇目標是在非洲或者前蘇聯地區擁有油田的公司。
可是分析人士說,中國在奪取能源目標時動作更加迅猛,比印度下手要快。12月初,中國在投標中擊敗印度,以11億美元投資來建造天然氣管道,贏得了南韓大宇集團在緬甸開發能源的承包合同。不過中國和印度都意識到,它們既是競爭對手,也是合作夥伴。
楊中美說:“我看現在中國和印度在這方面避免競爭,雙方領導人在今年初和去年都談到這個問題,要盡可能保持合作,他們已經意識到,一味競爭對雙方都不利。如果通過協調,對市場的衝擊,對價格的影響都會好一點。”中國是一個製造業出口大國,在製造業的驅使下,對能源需求不斷上升。據國際能源機構統計,中國一半的能源靠進口,去年每天消耗716萬桶原油,到2010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國。
印度對能源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長,不過由於印度經濟以服務業為主,所以對能源的需求大大低於中國。印度70%的能源依賴進口,每天的原油消耗量是245萬桶。分析人士說,中國和印度是兩個發展中國家,能源消耗量一路上升,當然會對石油供應造成巨大壓力,可是油價的上升不僅僅是這個原因。楊中美說:“因為我覺得西方市場的投機因素,加上實際需要的增長,造成了油價的飆升,忽高忽低,始終在高限上徘徊。”楊中美說,中國和印度的發展需求還不至於促使油價上升到如此高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