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溫哥華4月5日電/東盟和歐盟的財長星期五分別在越南和斯洛維尼亞召開會議。
據VOA News報道,兩個不同會場的共同主題是對通貨膨脹的關注。學者認為,通脹壓力的擴散來自供需兩方面的因素。而世行官員警告說,全球糧價過高的問題難以在短期內解決。
*家家有本通脹的經*
在星期五召開的東盟十國財長年會上,通脹問題成為與會代表關注焦點。新加坡財政部第二部長尚達曼說,增長減緩和通貨膨脹是東盟成員面臨的共同挑戰,各國必須謹慎應對。
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食品和燃料價格最近上漲迅速。越南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今年3月同比增幅超過19%;菲律賓的大米價格上漲引發了民眾抗議;柬埔寨政府為保證國內糧食供應,緩解漲價壓力,最近宣佈暫停大米出口。
與此同時,歐盟國家面臨的通脹壓力也在增大。歐元區3月份的通貨膨脹率上升到3.5%,同比增幅超過一倍,這也是自歐元區成立以來的最高通脹水準。
星期五,歐盟15國財長在斯洛維尼亞開會期間,歐盟負責經濟和貨幣事務的委員華金.阿爾穆尼亞說,預計歐盟面臨的通脹壓力近期不會減弱,2008年全年歐盟的平均通脹率可能將超過2.6%。
歐洲央行行長讓.克勞德.特裏謝對於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發出警告。他同時表示,遏制通脹預期是歐央行理事會近期的主要任務。
*糧食和能源短缺是禍首?*
穆迪經濟網站高級經濟師圖.帕克德認為,全球糧食和能源供應短缺是目前通脹壓力的主要原因。
“糧食價格上漲的一個驅動因素就是美國和歐盟對開發生物燃料的支援。這種政策導致玉米的需求和價格上升。更多的土地用來種玉米卻造成小麥、大豆產量下降,於是這些作物的價格也在上漲。”
今年,國際市場上玉米、小麥和大豆的價格均創下歷史記錄。今年第一季度,大米價格同比上漲了42%。糧食供應緊張在阿根廷、象牙海岸、埃及、巴基斯坦等國家引發了抗議、罷工和騷亂等社會問題。
*中印經濟水漲 全球通脹船高?*
貝勒大學國際商業中心主任、經濟學教授斯蒂夫.加德納認為,從需求的角度來看,中國和印度等國強勁的經濟增長也導致全球通脹率偏高。“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持續快速增長推動了石油天然氣的價格,隨之而來的主要商品價格上漲看起來正在全球範圍內產生通貨膨脹壓力。”
*美歐因素*
此外,加德納教授認為,美聯儲為緩解次貸危機而採取的一系列降息政策一方面增加了美國國內市場的貨幣供應,同時也減緩了境外資金流入的速度,進而增加了通脹上行壓力的擴散。
“美聯儲正在積極地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同時,境外資本進入美國市場的速度正在減慢。也就是說,在其他市場產生的流動性要麼留在這些市場,要麼流向美國以外的地方。與此相關的是美聯儲的多次降息同時也降低了對美元的需求,造成美元貶值。”
歐央行行長特裏謝認為,歐元區國家正在進行的工資談判將對於近期通脹走勢產生影響。特裏謝和歐元集團主席容克都反對把工資水準和物價上漲挂鉤的辦法。容克警告說,工資漲幅過快不僅無助於遏制通脹,而且可能會導致大量失業。
*對策*
為對抗通脹壓力,東盟財長星期五簽署協議,承諾進一步擴大地區貿易,加強金融市場的開放。與會國家還承諾推進一體化進程,促進東盟地區內商品、服務、投資、和人員流動。
除了有關國家為對抗通脹採取的主動措施外,穆迪經濟網站高級經濟師圖.帕克德認為,主要發達國家經濟走軟而造成的需求降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通脹壓力。
“我們不認為主要商品價格近期會保持過去一年來的漲幅。儘管印度、中國的經濟結構變化增加了需求,但同時,發達國家的需求在下降,這將抵消很多價格上漲壓力。”
出席東盟財長年會的世界銀行官員星期五警告說,由於農業生產的週期較長,因此儘管世界主要農業國已經在擴大產量和推廣技術方面採取措施,但是目前全球糧價居高不下的問題難以在短期內得到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