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此次降級或難引“共鳴”
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信用評級似乎並不安全,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對美國信用評級的展望都是負面。惠譽12月19日就曾發出警告稱,若美國國會兩黨無法達成協議並避免6000億美元的減支增稅措施在明年年初自動生效,那麼美國喪失3A頂級信評的可能性增加。穆迪也在12月14日表示,如果國會和白宮最終無法就“財政懸崖”達成協議,穩定並最終減少目前高達16萬億美元的債務的話,穆迪將很可能調降目前對美國的3A信用評等。而標普也發布報告表示類似觀點。
分析人士認為,代表發展中國家觀點的大公此次下調行動是否能像上次那樣引起其他國際評級機構的“共鳴”,恐怕還要打一個問號。
標普在去年下調過一次美國信用評級後,白宮和華爾街對標普的惱火溢於言表,而半年前和標普一同下調美國主權債務評級信用預期的穆迪和惠譽卻搖身一變成為了美國評級的“力挺派”。更加需要關注的是,標普母公司麥格勞-希爾公司於同年8月23日發表聲明宣布標普總裁德文-夏爾馬已辭職,一時間“陰謀論”、“替罪羊”等說法紛至沓來。此後三大評級機構針對歐債危機不斷火上澆油,就被指是為了轉移市場對於美國債務問題的視線。在此背景下近年來不斷有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指責稱,三大評級機構只會維護最大債務國利益的評級立場,向世界提供了扭曲的評級信息,使得現有國際評級體系失去了獨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