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9日電/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7日表態,希望烏克蘭親俄派推遲就東部部分地區地位舉行公民投票,承認烏克蘭定於5月25日舉行的總統選舉是邁向“正確方向”的一步,同時宣布俄方已經從靠近烏克蘭的邊境地區撤回軍隊。烏克蘭局勢不斷升溫之際,這幾點表態被外界視作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態度從強硬到柔和的重要轉變。
但烏克蘭東部親俄派8日宣布,他們仍將按計劃於11日就今後自身地位舉行公民投票,烏克蘭全國和解前景仍不樂觀。
《北京青年報》刊文稱,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同一天向俄羅斯伸出橄欖枝,邀請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6月赴法參加二戰諾曼底登陸紀念活動,普京從而有機會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後首次與西方國家首腦會面。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和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預計也將出席紀念儀式。
普京有意讓局勢降溫
俄羅斯議會今年3月授予總統在烏克蘭動用武裝力量的權力。按照俄方說法,如果俄羅斯和在烏俄公民的合法利益遭到直接攻擊,俄將根據國際法予以回應。
西方國家和烏克蘭指認,俄羅斯3月以來在靠近烏克蘭的邊境地區屯兵4萬,一直擔心俄羅斯可能出兵烏克蘭導致局勢急劇惡化。
俄羅斯外交政策分析師弗拉基米爾·弗羅洛夫認為,普京宣布從邊境地區撤軍,雖然一些西方國家宣稱還沒有看到明顯“跡象”,但已經反映出兵選項短期而言不在俄羅斯議事日程上。這不僅說明普京有意讓局勢降溫,而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俄羅斯的利益訴求已經得到最大限度滿足。
在弗羅洛夫看來,俄羅斯在不出兵情況下影響烏克蘭未來走向的最佳途徑,就是迫使烏政府在與東部地區親俄派勢力的談判中作出妥協。
避免進一步制裁帶來影響
促使俄羅斯轉變態度的另一個原因,一些分析師歸因於歐洲和美國已經實施以及威脅實施的更多對俄制裁。美國和歐盟迄今已經對俄羅斯實施兩輪制裁。其中,美國4月底更將制裁矛頭指向普京“核心圈”。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馮玉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儘管俄羅斯聲稱不怕制裁,但實質上俄經濟確實會因此受到很大衝擊。
馮玉軍分析說,一方面,由於俄羅斯自身經濟結構存在缺陷,歐美針對俄金融、能源領域以及高官和寡頭的定點制裁勢必帶來實質性衝擊。
另一方面,相比俄羅斯,歐美國家在全球經濟中更占主導地位,更有能力引導全球市場的心理預期,近期帶來諸如外資大規模撤離、盧布貶值以及股市下跌等負面影響。
馮玉軍認為,在俄羅斯不願意看到出兵導致局勢全面升級的情況下,普京展現出“理性的現實主義者”一面,態度轉為相對柔和,通過談判方式為俄羅斯謀求更有利地位,避免進一步制裁帶來的潛在影響。
撤軍是普京的一項“戰術決策”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雖然在關鍵問題上表態有轉變,但也留下今後再度“逆轉”的餘地。
普京7日稱,烏克蘭總統選舉是邁向“正確方向”的一步,卻同時強調,“如果全體烏克蘭公民不知道他們的權利在選舉後是否能得到保障,選舉將不能決定任何事”。
俄羅斯外交政策分析師弗羅洛夫認為,這一表述意味著,如果選舉結果達不到預期,俄方有可能繼續抨擊這次選舉,同時將責任歸咎於烏克蘭現政府。
俄羅斯戰略研究所分析師奧列格·涅緬斯基認為,宣布撤軍也是普京的一項“戰術決策”,因為“俄羅斯可以在任何時候將軍隊重新部署到靠近烏克蘭邊境的地區”。文/徐超(新華社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