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難民困局】
2015年7月與一群中學生錄制電視節目時,德國總理默克爾面對14歲巴勒斯坦女孩麗姆·薩維爾在德國繼續居留求學的請求,以“我們應付不了這麼多人”作為回應,讓這名女孩泣不成聲,也引來德國媒體和民眾罵聲一片。
然而,幾個星期後,當大批敘利亞難民湧向歐洲時,這名被批冷血的“鐵娘子”卻立即承諾提供庇護。按照英國《金融時報》的描述,默克爾短短幾星期里轉變了她在世人眼中的形象,“那個謹慎、步步為營的總理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信念堅定、敢於拍板的政治人物”。
正因為在難民危機中贏得聲譽,《金融時報》、美國《時代》周刊等媒體都把默克爾評為2015年度人物,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以她為封面,稱之為“不可或缺的歐洲人”。
不過,隨著難民人數迅速增加至上百萬,達到數倍於往年的規模,默克爾所屬政黨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簡稱基民盟)和政府內部開始出現不同聲音,地方政府和民眾的態度也發生反轉。在12月的歐盟峰會上,先前被默克爾稱為“成功”的難民安置計劃,也遭多國領導人質疑“兌現不力”。
基民盟12月召開的年度代表大會上,默克爾極力維護難民政策,並承諾採取有效措施,明顯減少入境德國的難民人數,以保障德國接收能力的可持續性。她提出的措施包括尋求土耳其合作打擊偷渡和分流難民、加強歐洲外部邊界管控、敦促歐洲團結應對共同擔責等。
有媒體評論,在2016年,默克爾最大挑戰在於能否兌現有關難民問題的承諾,這將直接關係其政治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