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稱,懷念蘇聯時代的普京令源自冷戰時期的核威脅的老傳統再次復興,並指出俄羅斯核武庫將進行全面的現代化並進行新的採購。
核大國們在本世紀讓它們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煥發第二春的原因就像它們的安全形勢和它們的地位要求一樣多種多樣。但是有一點是所有國家都一致的:它們都自認為是克制的核國家,是被其他核大國逼迫才進行核擴軍的。沒有人認為自己是推動的力量,所有人都認為自己是被推動的力量。
此外,俄羅斯的修正主義和中國在太平洋的領土要求對美國的擴軍理由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文章稱,這樣的辯解不僅僅是虛張聲勢,因為政治學認為這背後隱藏的現實是安全上的困境,並認為它是確定無疑的新軍備競賽的信號。而且實際上:看一下北京—新德里—伊斯蘭堡的擴軍互動三角就可以發現亞洲核軍備競賽的初步跡象,這可能在21世紀達到扣人心弦的程度。目前亞洲各國的核彈頭數量還在三位數的低端,它們的增長幅度還在可控範圍內。但是如果中國決心加快走上與美國、俄羅斯核實力相匹敵的道路,那麼這就將引發亞洲核擴軍的災難。
西方對亞洲正在崛起國家的核野心也負有一部分責任。首先,美國(和俄羅斯)的核裁軍自冷戰結束以來速度放慢,並在兩國分別擁有幾千枚核彈頭時停頓下來。在這種情況下,呼籲核彈頭還不到美國或俄羅斯核武庫十分之一的中國和印度對擴軍保持克制就顯得沒有什麼說服力。
其次,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醉心於“單極世界”時對“全方位的優勢”滔滔不絕得過多了。眼下這個信息也傳遞到華盛頓的戰略競爭對手那裡,它們也希望借助核擴軍表明它們不願接受這樣的從屬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