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尼泊爾佛教復興 中國人前往只為冥想5分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08 01:00:58


尼泊爾的寺廟
  中評社香港6月8日電/6月6日報道 外媒稱,佛教的歷史變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在南亞地區,有那麼幾百年的時間,佛教近乎消失,如今一系列國際利益相關團體紛紛投資興建基礎設施,接待未來成群的朝聖者。印度最引以為傲的聖地是菩提伽耶,大家認為佛陀是在那裡悟道的。而尼泊爾,則小心地捍衛著自己對佛陀出生地及其早年生活所在地的所有權。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6月2日報道稱,根據佛教故事,佛陀原名喬達摩·悉達多,從小在父王位於迦毗羅衛的宮殿裡過著奢華的生活,被小心看護著,以免見識人類的苦難。29歲那年,悉達多走到外面,目睹了人類的生老病死,受到極大震撼,翌日便離開了父王的宮殿,過上了苦行者的生活。

  在英國統治時期之前,一直沒有人認真考證這些事情發生在何處。強大的印度教復興曾經席捲這片大陸,佛教雖然起源於此,但它的痕跡已經基本被清掃乾淨。後來歐洲湧現出一批印度學家,他們只有一點點證據——公元5世紀和7世紀追溯佛陀足跡的中國僧人的記述。

  英國離開印度的時候,兩處不同的佛教遺址皆宣告成功發掘。當時,現代尼泊爾與印度之間的邊境已經存在,這兩處遺址的存在建立在不完整的證據基礎上,經過民族主義的煽動,演變成了一種惡性競爭。

  印度人已經有了共識,至少在印度本土,旅遊公司把比普羅瓦定位為“佛陀度過童年,並思考人生這個宏大而令人困惑的問題的地方”。今年春天,印度文化部在這裡開辦了一家博物館,展示相關證據,主要是古代封印上的文字,據說可以證明,這裡是佛陀真正的童年故鄉。

  在邊境另一側的梯羅拉柯提,一個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供支持的尼泊爾與英國聯合團隊正在努力證實自己的假設,他們認為,20世紀60年代末,一個由印度人組成的考察隊過早地停止了在這裡的開掘。

  那個印度考察隊的領隊德芭拉·米特拉發現了一座雜亂無序拓展的磚石城市的遺跡,但是她說,這裡可能不是迦毗羅衛,因為它是在佛陀存在幾百年後興建的。去年,這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的團隊進一步深入挖掘了米特拉所發現的磚石結構建築,發現了第二處防禦工事,其殘骸是用陶土做成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