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3日電/近日,德國權威經濟研究機構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公布了其提交給歐洲議會的一份報告,向歐盟傳遞了一個重要信號:應盡快考慮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專家指出,中國已經具備市場經濟條件,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是大勢所趨,歐盟早日承認這一點對中歐雙方都是好事。而且,歐盟應該清楚,即便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也要按規定在今年12月11日終止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做法。
歐盟不少做法矛盾突顯
長期以來,歐盟內部存在一種擔憂: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盟將失去反傾銷的“籌碼”。此次慕尼黑IFO報告對此作出了回應:儘管“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意味著降低反傾銷稅率,但這麼做本身並不會降低歐盟對傾銷行為的防禦能力。
事實上,雖然歐盟依賴“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做法,對中國進行了多項反傾銷措施,但其問題與矛盾卻顯而易見。報告指出,截至2014年底,歐盟尚在生效的51項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措施僅僅涉及到歐盟同中國雙邊貿易總量的不到2%,但歐盟為了上述不到2%的歐中貿易總量所設置的反傾銷措施占了現有反傾銷措施總數的47%。
此外,針對德國、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等國頻頻支持對中國鋼鐵、化工等行業發起反傾銷,報告指出,並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所謂“中國低成本優勢或者傾銷行為”真的存在。
“歐盟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矛盾的做法,主要還是受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特別是面對中國有競爭力的產品,歐盟似乎只會拿‘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作為他們反傾銷的借口。此外,部分利益集團的‘束縛’也阻礙著歐盟作出正確的決定。”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在張建平看來,由於慕尼黑IFO是應歐洲議會要求向其提交報告,報告能指出這些問題也反映出當前歐盟內部不少國家還是支持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這將有助於歐盟在這一問題上作出更加明智的決定。
慕尼黑IFO是德國一家獨立的、權威性很強的經濟研究所,其發表的商業景氣指數、德國經濟景氣預測和經濟政策建議等成果受到德國乃至世界各國政府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