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在人工智能領域,深圳已經起勢,還要率先成勢,既實現自我升級,也為全國探路開路。
近日,作為人工智能技術轉化應用的一個標誌性成果,深圳首批自動駕駛網約車上路運營,引起廣泛關注。
有人說,人工智能就是未來的電力。事實上,它現在就已經在發光發熱。自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以來,如今的人工智能技術已逐漸成為推動人類社會與經濟形態演進的革命性力量,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以“智”提“質”,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以“智”圖“治”,為社會治理開辟新格局;以“智”謀“祉”,為民生福祉拓展新內涵……人工智能的影響面越來越廣,滲透性越來越強,展現出可觀的商業價值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正因如此,世界各國紛紛將人工智能列入國家發展戰略。
深圳較早布局人工智能領域,在政策保障、技術研發、標準研製、應用推廣等方面持續發力。如今,科研機構大量湧現,科技巨頭大力布局,新興企業迅速崛起,“網紅”應用不斷面世。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發布的《2021人工智能白皮書》顯示,截至2020年底,深圳聚集了1318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二,且在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均有布局,形成了以產業應用為引導、技術攻關為核心、基礎軟硬件為支撐的人工智能產業鏈。打造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策源地、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深圳有條件、有底氣。
從實驗室到產業園,人工智能是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從基礎設施建設到體制機制運作,從基礎理論突破到核心技術攻關,從新模式新業態的孵化到標準化規模化的推廣,都需要下大力氣去摸索、去探路。在人工智能領域,深圳已經起勢,還要率先成勢,既實現自我升級,也為全國探路開路。
用“芯”攀登人工智能金字塔尖。人工智能從“芯”開始,算法和芯片處於人工智能產業金字塔尖。雖然深圳的人工智能發展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在研發進展、應用場景、產業集聚等方面表現搶眼,但在高端芯片製造等核心技術上與世界頂級水平還有不小差距,稍有不慎就會面臨“卡脖子”問題。核心技術靠化緣要不來,靠花錢買不來。深圳要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向著人工智能產業金字塔尖不停攀登。
法治引領人工智能“揚善避惡”。跟很多新技術一樣,人工智能也是一把“雙刃劍”,其應用具有不確定性,可能給人類社會帶來法律關係、道德倫理、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新挑戰。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能”,取決於技術的顛覆性和適用性。而人工智能的“正能量”有多大,則取決於技術的規範度和產業的健康度。立善法促善治,引領人工智能規範發展,最大限度“揚善避惡”,善莫大焉。深圳在人工智能技術落地、規模應用上具有先發優勢,在人工智能領域地方立法上也應率先探索、提供樣本。前不久,《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能產業促進條例(草案)》首次披露並提請審議,讓人們看到了全國人工智能領域首部地方性法規的初貌。既為成熟的新技術快速應用提供法治引領,又給冒頭的新技術演化發展留下足夠空間,人工智能才能走得快且走得穩,才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姚龍華(深圳特區報首席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