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7日電/從鋼板廠到手機廠,從家用電機到火箭點火裝置零件,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向智能化生產邁進,引進了24小時不間斷、無人值守進行生產的“黑燈工廠”模式。
新華社報道,“黑燈工廠”,也叫智能工廠,因車間內的機器可以自動運作、不需要燈光照明而得名。在智能化浪潮下,黑燈工廠可以減少勞動力開支,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並能進行一些危險品的生產,保障工人的安全。
讓機器代替人去完成高強度、重復性乃至有危險性的勞動,是國內鋼鐵行業邁向智能製造的重要一步。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使用撈渣機器人後,出渣率由10%降低到9%,這一個百分點一年可為企業節省約60萬元。
西安航天動力測控技術研究所是中國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究基地。在人力和物力不增加的情況下,研究所經過適當的信息化、生產過程自動化改造和升級,實現了點火裝置金屬和安全機構製造單元的24小時工作模式。夜間自動化設備進行產品粗加工,白天工人上班後進行精加工及後續操作,生產效率提升了兩倍以上。
在北京的小米智能工廠,機器“捏住”8英寸大小的手機兩側,模擬人手將屏幕反復向內對折。一部最新的折疊屏手機所需的200多道工序,絕大部分依靠智能設備完成,在“黑燈工廠”裡誕生,年產量可達百萬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