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業中出席線上座談。(取自視訊畫面) |
中評社台中7月9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俄烏戰爭對美國霸權地位的影響,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盧業中7日出席座談表示,戰爭發生迄今可以發現,美國在所謂自由國際秩序的領導地位,確實是有鞏固且上升的跡象,可是另一方面,隨著戰爭久拖不決,國際在地緣政治的思維也開始出現轉變,長期而言,戰爭若不能有好的結果,美國的領導威信可能會受到質疑。
盧業中,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政治大學國際研究英語碩士學位學程主任,及韓國延世大學訪問教授,美國華府威爾遜研究中心及史汀生中心訪問學者。專長為國際關係理論、美國外交政策、及中美關係等議題,現為“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
台灣國際關係學會與台大政治系8日合辦“後全球化視野下的俄烏戰爭”線上座談,盧業中以美國視角為出發點,探討俄烏戰爭對美國主導自由國際秩序的影響,以及美國霸權地位消長相關議題。
盧業中指出,有關於美國的領導地位及自由國際秩序,裡面包括了所謂的民主、國際組織、自由貿易,據信是可以為和平還有全球的繁榮來創造條件,實際上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上述命題確實也在現實中得到了印證。美國也以政治經濟還有軍事實力,成為其他國家眼中或是它自己口中的所謂的“善霸”。
不過,盧業中說,美國雖然以“善霸”自居,但其所帶領下的自由國際秩序,實際上仍然與全球的權力分配狀況有關。美國一方面也跟領導意識形態,過去一段時間,無論是在全球化、民主化及民族主義之間,美國努力做出陣營區隔,確保美國的外交政策還有獨霸地位。
他提到,美國為了維持領導地位及自由國際秩序,在俄烏戰爭於今年2月開打之後,祭出許多外交作為,包括主導北約團結、刺激北約活力,今年以來美國在北約國家當中的形象是大幅度提高,此外也促使自由國際秩序的正當性,同時也具有相當的擴充性。
盧業中舉例,烏俄戰爭的發生促使芬蘭、瑞典都表態要加入北約,也得到了其他國家的支持。從這一點來看,確實有助於自由國際秩序的強化,自由國際秩序在美國眼中看起來,基本上是與自身霸權幾乎畫上等號。此外,包括強化印太戰略,5月份拜登訪問了日本、韓國,同時宣布IPEF印太經濟架構,6月份舉辦北約峰會邀請日、韓、澳洲等非成員國參與,也主辦美洲高峰會等,都是美國在藉著戰爭之際鞏固領導地位的種種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