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工程院還是“權力院”? |
中評社香港5月31日電/美國《僑報》5月30日載文《院士評選不能成為“權力通吃”的遊戲》,摘要如下:
中國工程院近日發布的2011年度院士增選485人有效候選人名單中,出現了許多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的名字,如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上海市副市長沈曉明、原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基堯、原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等。在工程管理學部的44名候選人中,更是有近半來自國企和政府機構。
名單一出驚天下。面對“院士官員化”的質疑,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增選政策委員會主任旭日幹解釋,工程院院士的增選,第一步看學術背景,第二步看管理業績和整體水平;“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首先必須是科學家”,“脫離科研很久、沒有高水平的學術背景、稱不上科學家的人,難進第二輪評審”。
不過,旭日幹的解釋似乎有些無力。有網民經查閱資料發現,早在2003年,工程管理學院士增補的名單中,政府高官和國企官員有30多名,占比超過60%;2005年,工程管理學院士42名有效候選人中,高官和國企高管有29名,占總數的69%;2009年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過85%是現任官員。
不可否認,出現在院士候選名單上的國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們,也許曾經有著深厚的學術背景,但今天身兼多職的他們,日常行政事務纏身,還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可用來搞科研呢?既然分身乏術,又何必沽名釣譽、當“職位霸、頭銜霸和榮譽霸”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