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美國總統奧巴馬檢閱儀仗隊。 |
從16日開始,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國務卿希拉里,分別前往菲律賓、澳洲訪問,並將首次出席在印度尼西亞巴裡島舉行的東亞峰會。很明顯,美國此輪外交攻勢的目的是強化美國在亞太地區“領導”地位,是打造“美國太平洋世紀”的重要環節。
與以往一樣,美國此輪攻勢依然是軍事、政治先行,所有環節都透出濃烈的加固“同盟”味道。在澳洲,奧巴馬將在國會發表演講,重點從強化美澳同盟的角度推介其新亞太戰略。根據計劃,美國將在澳洲建立永久性軍事基地,與澳方舉行聯合軍演,擴大雙邊軍事交流等等。在菲律賓,希拉里將象徵性地登上海軍驅逐艦“菲茨傑拉德”號,以紀念美菲安全條約簽署60周年。她毫不諱言,美國的戰略在於加強與五個具有協約關係盟國的合作,包括澳洲、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因為“美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正是通過這些國家得以實現的”。
既然有“同盟”,就要有針對的“對象”。美國正通過炒作南海議題,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以保證南海航行自由與安全為借口,調整其在亞太地區的軍力部署。在美國的高調介入下,美國的到來不但未帶來安全,反而加劇了人們對地區動蕩的憂慮。
縱觀當今全球熱點,美國成了動蕩的策源地。美國人走到哪裡,哪裡便產生衝突與戰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美國人對國際事務的參與不是“合作”,而是靠煽風點火,挑起矛盾,製造緊張。有了不可調和的衝突,美國作為“世界警察”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美國從這一策略中嘗到了甜頭,屢試不爽。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正是通過矛盾、衝突“借力打力”,成功收拾了南聯盟、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奠定了無人挑戰的“世界領袖”地位。如今,美國正試圖如法炮製,利用南海等爭議問題確立亞太地區的“領導者”地位。但美國出師並不順利。菲律賓的提議雖有美國力挺,但東盟多數國家持謹慎立場,認為這不但無助爭議解決,反而可能會橫生枝節。
亞洲畢竟不同於其它地區。作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亞洲經濟一體化及互利合作已成為主旋律。就中國與東盟關係而言,中國的發展得益於與東盟國家的友好合作,同時,也為東盟的發展帶來重大機遇。美國僅靠煽風點火是無法立足的,要想獲得亞洲的接納,必須首先要順應地區合作大潮。(時間:11月18日 來源:大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