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南京市外辦正式宣布暫停與名古屋市政府之間的官方交往。然而,簡單的“斷交”是遠遠不夠的,回應河村的言論治標更需要治本。
為什麼說“斷交”是不夠的呢?首先,此事在日本國內並未受到太多關注。日本媒體或閉口只字不提,或只是在非常不顯眼的版面上簡單介紹一下南京方面的回應。其次,河村本人並不認錯。據當地媒體《中日新聞》21日的報道,河村在當日會見記者時竟稱,正因為是友好城市才要說出“事實”。從河村的言論中可以看出,他堅信當年沒有發生過南京大屠殺。為了日本國的子孫,他這個63歲的老頭子是出於“社會和政治使命”來“糾正”歷史認識的。而河村否認南京大屠殺的主要根據不僅荒唐,更近乎胡言。據他稱,他的父親曾是侵華日軍的一員,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時他的父親在南京受到了當地中國人的親切對待並被送回國內。河村認為,如果1937年確實發生了南京大屠殺,那麼他父親8年後就不會在南京受到那麼親切的對待,更不會被活著送回日本。假如河村所言屬實,那麼當年那些在南京善意對待過日軍戰俘的中國人在九泉之下肯定死不瞑目。不知道河村有沒有聽說過聶榮臻將軍在抗日戰爭期間收養日本女孩的故事。如果他知道此事,是否會說當時被派到中國的上百萬日本軍隊都是從事人道活動的志願者呢?更可怕的是,按照河村式的邏輯,中國政府在戰後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索賠,這是否會被解讀成日本壓根兒就沒有侵略過中國呢?
遺憾的是,南京市的“斷交”宣言根本未能觸動河村。22日,河村在會見記者時再次表示,不存在所謂的南京大屠殺,他不會收回20日所說的話。有分析認為,河村之所以如此囂張,除了日本存在濃厚的“不反省歷史”土壤,還因為河村只是日本一個地方城市的市長,他無須顧全中日關係的大局,也不擔心此事會對他個人政治前途產生影響。故而,網上有言論主張對河村採取更嚴厲的反擊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