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訪了解到,部委食堂大都以自助餐為主,一頓午飯一般不會超過10塊錢,有些機關只需個人掏一兩塊錢“意思一下”。
不看不知道,天下真奇妙。同樣是中央機關工作人員的食堂,在共同享受優惠的時候,還是有著許多區別:從免費到掏錢,從進口到空運,從寬敞到逼仄,差別各不相同。於是幾個疑問油然而生,又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
一問:許多進餐人員,自己只象徵性地“意思一下”,就可以吃到美味佳肴。但這些煎餅雞蛋、鹵煮炒肝、沙拉涼菜、水果酸奶、自助火鍋乃至進口牛肉空運馬奶子等,卻不是意思意思,就能走進餐廳擺上餐桌的。這其中的費用差額,肯定是國家買單。那麼這筆費用又是以什麼由頭最終報銷的?
二問:都是國家機關,都在服務人民,只要是依編建立的機構,都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工作,為什麼有的就是清水衙門,有的就能配餐營養格外講究,沒有一個大體統一的進餐標準呢,難道是部委“自治”各行其是?
三問,國家機關如此,那麼下屬機關,比如省級,比如縣級,那裡的機關食堂,又是一個什麼情形,是能享受優惠呢,還是望塵莫及呢?
我不認為機關工作人員不該享用免費午餐,他們工作重要也很辛苦,而且工作的目的之一,不就是享受工作的成果,讓生活包括吃飯的質量更高嗎?孔老夫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就是這個意思。問題是,我們為什麼不能讓大眾一起分享改革成果,是因為果實有限,不夠分享,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就認為,這就是以權謀私,而謀私的各種理由,比如“補助”之類,也是權力濫用的借口。
我就一直奇怪,近年來物價一路上漲,去年CPI未能實現年初全國人大通過的控制目標,今年人代會上,只有一個部門就此道歉,其他就跟沒事人似的。而且中科院調查顯示,有七成以上的人明顯感受到了物價的壓力,可決策部門反應遲鈍。原來,他們可以用不到十塊錢,甚至只用一兩塊錢或者壓根就不掏錢,就能享受一頓大餐,難怪物價的敏感程度如此之低。(時間:4月7日 來源: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