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搶票加速包刷屏微信群。按商家說法,使用加速包可以提升搶票成功率,加速包越多成功率越大。乘客可以選擇花錢購買加速包或者通過社交軟件分享鏈接等任務來獲得加速包。買車票是一家很私人的事情,加速包讓買票變成了一場社交活動,事情就是這麼魔幻。更魔幻的是,搶票軟件客服的回答:加速包不能保證買到票,如沒買到票會退款。天知道,加速包到底有沒有給你加速,如此看來,加速包更像智商稅。只是搶不到票會退款,讓消費者有了心理安慰,萬一管用呢?
如果說,加速包利用了消費者的焦慮心理,“搶不到票就退款”還算願打願挨的話,那麼,有的第三方搶票軟件默認勾選隱蔽收費,一些原本票源充足的車次也會被收取加速包,付款成功時才會注意到,就涉嫌欺詐了。說來,這樣的套路并不是新的“發明”,之前一些APP就以類似的手法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達到誤導消費目的。他們利用了消費者為了“幾十塊錢不願較真兒”的心態,而不顧吃相地設置消費陷阱。對於這樣的套路,監管部門要加大檢查頻率和懲處力度,同時建立起“黑名單”制度,消費者也需擦亮雙眼,小心中招。
目前,搶票軟件仍是個游走於灰色地帶的存在,與12306官方客戶端已纏鬥了幾年。好消息是,12306官方客戶端啓動的“候補購票”新功能,就是借鑒了搶票軟件的特點,免費為旅客搶票。誰跑得更快,誰的空間就越大,加油,12306。(來源:每日新報 作者:宋學敏 本文略有删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