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創傷急救中心副主任劉翔峰被免職,并被停止處方權及手術權限。初步調查發現,劉翔峰在醫療過程中存在不規範行為。
恰恰是網友的爆料讓他登上熱搜:“只要稍微有點異物傾向,不管是不是腫瘤,一律按腫瘤處理,先做化療。再比如,機器人做不完全性腸梗阻,開進去找不到梗阻段,就把正常腸管切下來給家屬看。”
接著,在互聯網上劉翔峰的各種黑歷史被扒出,劉翔峰曾經的病人和同事把對他此前種種醫療失當行為逐步拼凑起來,形成了十二項指控。如果這些指控屬實,他的行為完全擊穿了一名醫生職業道德的下限,甚至可能構成犯罪!
而這些指控也直接給整個醫療界帶去了信任危機。
在整個事件中,人們驚詫於醫生可以利用其面對病人時天然擁有的巨大“信息不對稱優勢”,堂而皇之地違規醫療,并以此牟利。
每個人都會禁不住聯想,自己若同樣處在“信息弱勢”的位置時,面對這樣毫無底綫的“黑心醫生”,能否有能力躲避這些無妄之災。
實際上,互聯網爆料乃至輿論的一邊倒都無法在根本上消弭這種“信息不對稱”,更無法威懾那些“黑心醫生”。即使人們在網上譴責的再凶狠,當他們第二天因為自己或者親屬走入醫院的大門時,每個人還得照樣小心翼翼。吃過“黑心醫生”虧的人們也不可能再回到過去,因為身體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這就是整個事件令人痛心的地方。人們憤怒、譴責,卻不知道如何約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