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綫城市、國際大都市,上海市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大關注。這不,最近上海不再全面禁止路邊攤的話題就一度衝上了微博熱搜第一:新修訂的《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規定,區和鄉鎮政府可以劃定一定的公共區域用於從事設攤經營、銷售自產農副產品等經營活動,但不得擅自占用道路、橋梁等公共場所設攤兜售。
從之前“全面禁止”到如今“可以設攤”,這一顯著變化,再次讓路邊攤“火”了一把。
提及路邊攤,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憂。對於大多數老百姓而言,喜聞樂見,畢竟其背後連著收入、連著就業,也連著生活方便和“煙火氣”。但對於城市治理者來說,則更多的是苦惱,因為其往往與市容臟亂差、交通堵塞、噪聲擾民、安全隱患等問題關聯在一起。因此,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生活環境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許多地方嚴管嚴查甚至一度叫停了路邊攤。可許多東西不是說禁就能禁的,尤其是涉及“民間煙火”的事情。近年來,閃亮登場的“夜經濟”就將路邊攤拉回大衆視野,并實現了華麗轉身——人們驚奇地發現,“優質”的路邊攤居然能迸發出巨大的能量,讓更多的市民走出家門盡情消費,讓更多的百姓有業可就有錢可賺,更能使城市生活更精彩、使經濟發展更有活力。
就此再來看上海市解禁路邊攤,這事至少有兩點值得稱道:其一,經濟發展有需要,群衆生活有需求,就當順勢而為;其二,面對路邊攤的短板,沒有堅持慣性思維“一禁了之”,而是迎面而上,選擇用治理智慧和治理能力去積極應對。對比之下,能用正確的管理讓路邊攤在正確的地方發揮正確的功能,我區其實早有成功案例。比如,赫赫有名的西夏區懷遠夜市,它的成功“秘訣”就在於合理規劃、正確引導、盡心治理、不斷完善。只是,人們常常把注意力放在了熱鬧上,卻很少琢磨其背後的付出。
無論是上海市“迎回”路邊攤,還是西夏區懷遠夜市持續火熱,都在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地攤經濟”不僅是可解經濟發展一時之困的“臨時大招”,更是助推一方經濟穩定持續發展的長久之計。它的回歸,也不是放任其野蠻發展,不是盲目跟風,而是要因地制宜,取其“吸納就業、繁榮市場、攪動經濟”之精華,去其“布局不合理、流通不規範、管理不到位”之糟粕,使其在助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但,這些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并非易事。於城市治理者而言,要徹底轉變思想觀念,少一些“潔癖”和“排斥”,多一些“高看”和“接納”,更要拿出巨大的勇氣和魄力,拿出精細化、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務,通過合理規劃開放區域和時段、解決小商小販實際經營難題、重新制訂規範性制度、強化健康衛生知識宣傳等舉措,把該放開的放開,該管好的管好;對廣大從業者來說,也要知曉物美、價廉、安全、衛生是“標配”,如果以質量低劣的產品和服務來應付,生意火不了,日子也長不了。至於消費者,也應擔起文明市民的責任,擯棄隨地扔垃圾、大聲喧嘩等陋習,讓路邊攤真正為老百姓帶來生活便利,讓“煙火氣”和“文明味”共同飄蕩在城市之中。(來源:寧夏日報 作者:虎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