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群鳳接受審判 |
中評社香港6月5日電/美國《僑報》6月4日載文《要讓病患家庭看到希望》,摘要如下:
備受海內外輿論關注的廣東東莞母親韓群鳳溺子案近日開庭。這位母親因對未來感到絕望,不久前親手殺死了自己患腦癱的雙胞胎兒子。
一起十足的人倫悲劇,也讓司法犯了難,引發情與法的衝突。從法律上講,韓群鳳確實剝奪了兩個孩子的生命,故意殺人是事實;但十幾年的輾轉治療,傾家蕩產,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與精神壓力,這位母親的絕望與無助絕非常人所能理解。也難怪有十多個團體集體署名為她求情,全國各地近千名母親加入求情行列,網絡參與者更多達十幾萬。輕判重判?法理與情理的糾結,注定這是一宗無法給予滿意答案的判決。
比起輿論對判決結果的熱烈討論,如何避免類似悲劇再發生顯得更重要。十多年都挺過來了,是什麼最終壓垮了這位母親,她背後到底有多少辛酸與無奈?在她孤立無援、舉步維艱的時候,當地政府為她做了什麼?社會保障機構的陽光是否光顧過這個破碎的家庭?虎毒尚不食子,如果不是壓力過大,無法紓解,會有母親如此狠心殺死自己的骨肉嗎?
顯然,這樣的痛苦不應該只由一位母親、一個家庭來承擔,全社會都有責任來幫助他們。除了經濟上的援助,心理疏導也必不可少。俗話說,久病無孝子,有長期病患的家庭,其成員的身心都是極大負擔,如果看不到希望,又沒有宣洩途徑,很容易走到崩潰邊緣。對韓群鳳來說,但凡有一點希望,有一份依靠,或許她都不至於走上極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