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學愛惜人才,各界並不否認,但也疑慮重重:名校並非沒有一流生源,但為何就沒能產出一流人才――1977年~2006年名校招走的高考頭名眾多,但其中鮮有傑出人才,就是例證。所以核心問題不在招生上,而在大學教育體制、教育質量及大學精神的欠缺上,“靠生源吃飯”並非成就一流人才和一流大學的關鍵。
對於大學追求招生政績,則有廣泛認同度:近年名校已現“頽勢”,所以要靠火燒火燎的掐尖行動來樹立學校廣受考生歡迎的形象。這種“形象工程”與其說是辦學理念短視,不如說是教育體制、教育質量及大學精神欠缺下的“走火入魔”,是一種無奈。
去年有媒體批評稱,中國的大學30年來經歷了市場化(取消畢業分配、實行收費制)、國際化(建世界一流大學、大規模合併)、產業化(瘋狂擴招、建大學城)三大高潮,但它變得像混合了政府和企業功能的奇怪公司:是公共服務,卻由家長們高額支出;是產業經營,卻背負了巨額債務(最新數據是逾2600億);出售產品,卻無售後服務;是投資,卻不保證回報――中國高校的問題,遠不止生源大戰功利、浮躁這一局部。
高考報名已連降3年,且還會繼續下降,而棄考留學、棄考打工的也越來越多,這意味著大學生源會越來越嚴峻。一流大學靠一流生源之路已走到盡頭,中國大學要獲得新生,還在於大學精神這一內功修煉。(時間:7月4日 來源:重慶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