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清華搶完狀元“打嘴架”,暴露與世界名校差距。 |
7月3日,清華大學上海招生組的老師給餘樂平打了很久的電話。
“專業可以任選,父母也動員我報清華,但我最後還是婉拒了。”餘樂平說。這位上海高考新科“狀元”選擇了香港大學。
將和餘樂平一起赴港讀書的還有來自北京、上海、湖南、廣東、安徽、雲南、西藏等地的另外10位高考頭名。
香港的高校首次在內地攬獲如此多位“狀元”。而此時,內地的名牌大學卻正為“掐尖”陷入惡戰。前不久,一場以複旦和上海交大為主角的招生口水戰剛剛落幕。
高考生源銳減、優質生源外流,一貫以錄取分數線決定排名、進而直接影響到學校所能獲得各種資源的內地高校,壓力驟升,“生源爭奪戰”不再僅僅是為榮譽而戰,更是為生存而戰。
被“綁架”的考生
馮瑋是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也是今年該校湖北招生組的組長。此前,他已連續參加了三屆高考招生工作,對“北清神話”下的另類“高招”有所親歷。
讓他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去年在湖北遇到一位文科高分考生,這位學生有意向報考復旦大學經濟系,復旦大學也準備與他簽訂預錄取協議。但就在前去簽署協議的路上,該生接到當地副縣長5個電話,感到“得罪不起”,決定聽取縣領導的“建議”,改填志願進入了清華大學社會學系。
一位考生的高考志願竟然能驚動當地政府領導,招生組老師對這種“中國式黑色幽默”哭笑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