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國務院要求國務院直屬的中央部門在6月底將“三公”經費支出項目完全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但截至6月30日,僅有科技部一家公布“三公”經費支出。截至7月8日,公開“三公經費”情況的中央單位僅有科技部、國家文物局和中國工程院、教育部和中國科學院5家。(7月9日京華時報)。
《管子 立政》就有“令則行,禁則止,憲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體之從心,政之所期也。”
國務院3月份要求的直屬部門在6月底公開三公經費,現已時至7月,中央直屬部門三公經費支出公開卻依然如大姑娘上轎一般,既不見行動,也不見問責,是為哪般?每個單位又有一本帳記錄一年的各項開支,公開三公經費支出本是一項簡單的事情,遲遲不執行,莫非有隱情?
一個人的健康在於百體從心,一個軍隊的戰鬥力在於軍令如山,一個單位的領導力在於令行禁止,一個政黨的感召力在於立黨為公,言行合一。國務院是全國最高權力執行機關,直屬部門卻有令不行、推諉緩行,讓民眾情何以堪!
古人說:無信不立。政府部門公開三公經費支出,接受群眾監督,萬眾關注。試想,作為國家最高權力執行機關的國務院如果言行不一,如何要求省、市、縣、鄉、村政府部門貫徹執行?上行下效,上不行,下級該如何仿效?國務院有令,中央部門難行,下級部門不行,則猶如下令放空炮,如何讓廣大民眾信服?每一項改革都會觸及一部分人的利益,都需要破除舊風俗樹立新風氣,作為三公經費支出公開的主導者,缺少魄力畏首畏尾,總想隱瞞那些不敢見人的東西,改革如何深化如何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