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宣言中寫道,任何政治團體中允許穆斯林移民本國的人都是“目標”,應當受到“死亡懲罰”。
他還在宣言中“指導”如何為恐怖襲擊進行體能、物質、器材等方面的準備,並涉及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本次恐怖襲擊中,他大量使用了在人體內爆炸的准達姆彈,這是死亡人數眾多的重要原因。
布雷維克的父親是挪威外交官,曾長駐倫敦工作,他對兒子的行為感到“絕對的恐怖”。
在24日《星期日電訊報》的文章中,母親為挪威人、父親為英國人的作者布朗認為,在上個世紀60年代發現北海油田之前,挪威還是一個獨立僅數十年、貧窮、落後、與外部世界交流很少的國家。近年來,移民挪威的穆斯林漸多,伊斯蘭教成為基督教之後的挪威第二大宗教,帶來了巨大的文化衝突。國民對國家的變化方向普遍感到不適和不安,政客們借題發揮,反移民輿論的聲音遠遠超過英國。很多挪威人不想其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受到破壞,所以他們拒絕加入歐盟,拒絕多元文化,憎恨移民。布雷維克的恐怖行為無非使得他們的這一想法更為清晰透明。
布雷維克曾參加右翼的挪威進步黨,2006年退出該黨,變得更為極端。該黨反對移民,目前是挪威僅次於工黨的第二大政黨,在議會中占有20%的席位。
25日,《泰晤士報》刊登文章,呼籲為寬容價值而戰。《每日電訊報》發表倫敦市長約翰遜的文章,稱不用理睬布雷維克的“幼稚思想”,少花點時間想他,多用點時間想死難者及其家屬。
《衛報》25日刊登挪威文學院院長邁赫的文章。作者稱,這次屠殺已被看作是一頭“孤狼”的瘋狂之舉。儘管伊斯蘭極端分子和極左分子不斷被指控為對挪威生活方式的“內部威脅”,但發生在挪威的這場恐怖事件卻是極右分子所為。作者談到,數十年來,挪威的政治暴力活動幾乎都是由新納粹和其他種族主義團夥肇事,他們製造殺人、爆炸、示威事件。二戰之後,除了以色列情報機關摩薩德1973年錯殺一人外,沒有任何外國勢力曾在挪威的國土上殺害或傷害過任何人。作者認為,布雷維克的瘋狂之舉既有臨床原因,也有政治原因。任何讀過種族主義團夥網站和挪威報紙在線討論的人,都會看到反伊斯蘭教者的憤怒,看到對反種族主義的自由派和左翼的明目張膽的仇恨。製造此次恐怖事件的布雷維克參加了很多這類討論。(時間:7月27日 來源: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