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被盜,甚至一級文物宋代哥窑瓷器被毀,好像也不是彌天大罪。歷史上,幾乎所有大博物館,都經歷過名貴藏品失竊、被損壞的痛苦。2010年,意大利不少地區陰雨連綿,雨水浸泡導致龐貝古城內的一些建築墻體坍塌,意總統納波利塔諾稱這是“意大利的恥辱”。此次哥窑瓷器被弄壞,屬人為導致一級文物損壞,在故宮是首次,那我們能否稱為故宮的恥辱呢?
盧浮宮的《蒙娜麗莎》在1911年就被竊賊輕易竊走。巴黎人惡搞盧浮宮不中用的安保系統的一句話是:“嘿,我要去盧浮宮,你要我帶點什麼嗎?”現在這句話可以換成:“親們,我要去故宮,看他們又敗了什麼。”且不說失竊事件中安保的低效,“哥窑門”中工作人員責任心的缺失,即使在哥窑瓷器被損壞後,故宮也沒有立即上報,採取了所謂的“自查自糾”。這明顯不符合要求,根據《國家文物局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辦法》規定:國有文物事業單位應當在知道突發事件發生後或者兩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故宮不是兩小時後,而是二十多天後。
故宮的管理者縱有百般理由,也不能解釋清其眾多“門”中的違規操作。這些違規背後我們不能說有多少貪腐、私利,但至少有一點是確定的:故宮的管理者在行為意識上,完全把故宮當做了自己的“紫禁城”。在這座“紫禁城”中,他們是“王”,無須對公眾公開,無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道歉。他們對付質疑只有一個原則:你們管不著。
對於公眾來說,要弄清故宮到底有多少“門”,就必須將這座某些人的“紫禁城”變成大眾的“人民公園”,讓一切都置於陽光之下。當然,這是一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說法,知易行難。我們對鐵道部無計可施,對紅十字會束手無策,我們對故宮其實也沒有多少辦法。我們甚至可以不乘高鐵,不給紅十字會捐款來表示我們的不滿,但是我們讓故宮不淡定的辦法是什麼呢?如果不能痛下決心地改革,方法還真沒有。(時間:8月13日 來源: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