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美美炫富微博截圖 |
8月26日,首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報告在安徽蕪湖發布。針對近期引發慈善界地震的“郭美美”等事件,民政部福利與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徐建中在會後表示,郭美美事件通過媒體的曝光,一定程度上讓壞事變為好事,但媒體窮追猛打會傷害慈善事業。(8月27日《京華時報》)
窮追“郭美美”事件真相,既是媒體的道義責任,又是媒體作為“社會公器”行使輿論監督權利使然。應當看到,媒體要窮追猛打下去,誰也無權利沒辦法阻止,不是誰想叫停就可隨意叫停;媒體窮追猛打“郭美美”事件以及由此揭發出來的質疑和問題,哪怕客觀上確實會給慈善事業帶來傷害,但我只能說,這種傷害陣痛一方面是咎由自取,另一方面則是將壞事變為好事需要付出的必然代價。
毋庸諱言,“郭美美”事件以來,中國慈善事業已然受到重創級傷害。紅十字會“郭美美”、慈善總會“尚德詐捐門”、青基會“中非希望工程”……近幾個月一系列的事件動搖了公益組織在民眾心中的公信力,公益界正在經歷一場“陣痛”。從63億下滑到8.4億,今年3月-5月與6月-8月(截至8月24日)兩個時間段的對比中,以慈善會和基金會為主的NGO接收捐款數額劇減,中國慈善機構近3月接受捐款數額劇減80%。公允而論,這看起來是由“郭美美”事件以及媒體窮追猛打招致,實質上卻是中國慈善生態現存諸多積弊的必然爆發。換言之,前者頂多只是導因,後者才是原因。反過來,設若現下慈善生態體制機制制度架構透明度公信力這些均無懈可擊,就算“郭美美”事件鬧心以及媒體窮追猛打,又能動慈善事業幾根毫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