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發的事故,為何喚不醒中石油大連的覺悟?顯然,這種“過分的遲鈍”已不能簡單地用“道德缺失”來解釋了。中石油的問題,表面上指向的是一個安全問題,或是管理問題,但背後的問題,卻絕對不僅限於此。失火事故,接連發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可能還是來自公權力“護短”所帶來的人禍。
回顧一下“歷史”。2010年7月16日,位於大連大孤山新港碼頭的中石油輸油管線爆炸起火,事故造成1500噸原油入海,成為中國海上溢油事故之最。經2380名消防員工奮戰15小時,大火才被最終撲滅,國家安監總局後來成立了調查組,但迄今事故距離發生已滿周歲,卻仍無最終調查結論,“7.16”事故成了一個“無頭案”。此後發生的兩次事故,雖也見諸報端並引起軒然大波,但最終也都不了了之。
不僅如此,在“7.16”爆炸漏油事故發生之後,中石油和當地政府不僅未對均未對污染損害賠償做出任何表態,反倒是採取了積極措施,阻止遭受損失的水產企業和養殖戶到法院起訴。如此吊詭的表現,理由卻很簡單,中石油與大連市政府達成“投資抵賠償”的默契。據報道,中石油承諾的項目上馬後產值預計將占到大連市GDP的1/3。“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經濟利益大於一切,這才是關鍵所在。
正因為有權力“護短”,所以問責一直缺位。而問責一旦缺位,事故就有了滋生的土壤。在不斷的循環中,事故成了一些人口中常言的“小事”,而且還可以完美的以“表彰大會”收尾,體現其“企業精神和光輝成就”。這樣“好事變好事”,那所有的事後措施就都成了把戲,演給你看看而已。
國務院調查組資料顯示,大連沿海各個原油罐區實際儲存的油品總計700多萬噸,當地有人嘗言,如果火勢蔓延,整個大連將在火災裡燃燒5年,而一旦液體碼頭失火,僅劇毒就有可能導致上百萬人死於非命。為了GDP,大連市和中石油大連進行了的一場“交易”,籌碼是整個大連的安危,何其重矣!
但是,應該擔心的並不僅僅是生活在大連的人們。國家環保總局曾通報稱,總投資近10152億元的7555個化工石化建設項目中,81%布設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區等環境敏感區域;45%為重大風險源,中國的化工石化行業存在著嚴重的布局性環境風險。這句話的另一個意思是,你我其實都躺在一個“火藥桶”上面,“誰也不是看客,我們都是乘客”。(時間:8月30日 來源: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