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問題的出現,又一次提示我們的醫療改革政策制定者,要想讓老百姓看得起病,想切實地降低醫療費用,絕對不能靠一味地降低藥價,有些時候,為了保證藥品的質量,在物價上漲的大背景下,甚至還要提高藥價,否則就要冒廠家偷工減料、質量下降的風險。
在這個情形下,又要避免百姓看病貴,首先就是切斷醫生的收入、醫院的收入與開藥多少之間的關係,鼓勵醫生憑借自己的診療技術掙錢,而真正的好醫生,治病才是其診療目的,開藥絕對不是目的,很多疾病是可以通過精少的、便宜的藥物就能治愈的,甚至可以不藥而愈。但如果這個利益鏈條不切斷,醫生多開藥是一方面,開貴藥更是一方面,像“魚精蛋白”這種便宜但無可替代的藥物永遠都會面臨斷貨的危險。
現在我們的醫保覆蓋面越來越廣,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覆蓋面已經近90%,也就是說,只要病人走進醫院,大部分錢是通過醫保可以報銷的,這就給調整醫療費用結構一個很好的時機,在這個國家掏錢給百姓看病的背景下,何不增加醫生的診療費用,降低和減少醫院對藥物收入的依賴,這樣的一加一減,在百姓看病的總體費用上可以互相抵消,但卻從根本上走出了看病就是開藥的怪圈,這樣對醫生的醫療水平是個促進,對公立醫院的功利性也是一種遏制。(時間:9月14日 來源:北京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