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魚精蛋白缺貨的問題,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表示,牽涉到藥品斷貨的事情應該是國家食藥監管局負責。而食藥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藥品停產屬企業的市場行為,待將該情况向有關業務單位彙報後,方可給出答復。不過事實告訴我們,這個現象不完全是市場行為。首先這種藥是限量生產的,其次這種藥已經十多年沒有漲過價了。作為一種心臟手術的必備藥物,如果完全市場操作的話,是絕不會出現限量生產和不漲價的局面的。
近年來,發改委降低了數萬種藥品的價格,我們都知道降低藥品價格的初衷,那就是减輕民眾的醫療負擔,有關部門擔心,一旦放開藥品價格,就會大幅度增加民眾的負擔,同時還會因利益的驅使導致假藥泛濫,“魚精蛋白”的限價限量我想就是出于這樣的考慮。然而行政對市場的過度干預有時候卻會適得其反。比如限定一些藥品的價格最終卻導致這些藥品由於無利可圖退出市場,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為昂貴的替代品,反而加重了民眾的負擔。而像“魚精蛋白”這種無可替代的藥品,則造成了如今的危機。
這樣的悖論讓我們陷入兩難的局面。實際上在醫藥領域,這樣的情况並不罕見。舉一個著名的例子,美國企業發明了治療艾滋病的特效藥,不過由於成本和獨家經營的原因,這款藥售價十分昂貴,遠不是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病人能夠用得起的。為了對抗艾滋病蔓延,南非政府幹了一件侵犯專利權的事,他們的做法是頒發強制許可令,單方面規定了專利價格——當然是低得多的價格,這樣,就使更多的患者得到使用這些藥物的機會。
我們當然可以說,這種辦法挽救了眾多貧困的病人,符合民眾的利益,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這將嚴重挫傷醫藥廠商的積極性,因為無利可圖,美國的醫藥廠商很可能不會再投入巨資去研發新的特效藥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最終遭受損失的還是病人。這個例子說明了,也許我們的初衷是良好的,但未必會有好的結果。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水至清則無魚,當限價令遭遇斷貨的時候,也許需要我們重新考慮行政與市場之間的關係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只有市場才能真正給企業帶來生產和創新的動力,也只有市場的調節才能夠真正扭轉供不應求的局面,為藥品尋找到真正合理的價格。我們也清楚,當醫藥市場出現問題的時候,需要政府來調節,不過首先應該遵循市場規律,在這個基礎上去尋找那個企業利益和民眾利益的平衡點。(時間:9月14日 來源:新文化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