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發生後,復仇的情緒一度洋溢全美,《紐約郵報》專欄作家鄧利維(Dunleavy)寫道:“對於這一不可思議的‘21世紀珍珠港事件’的回應應該是簡單而迅捷的,把這些婊子養的全打死,把槍口對准他們的眉目之間,用鐵錘將他們砸死。”
一位著名專欄作家甚至在《華盛頓郵報》寫道上:“那些支持本•拉登或者支持他這種類型人的國家,有必要讓他們感受到痛苦。解決問題的部分方案就是部分地搗毀大馬士革或德黑蘭,或其他可疑的城市。”
在“復仇”情緒的“挾持”下,前總統小布什相繼發動了兩場反恐戰爭,從此陷入迄今未能脫身的戰爭泥塘。
對於美國人以及美國政府而言,今天是一個追思的時刻,更是一個反思的時刻。從“先發制人”的理論,變質的“反恐戰爭”,到單邊主義的外交路線……全面的反思或許有助於解開《新聞周刊》那個“世紀之問”。
從歷史上看,美國不缺乏自我糾錯的精神。自上世紀40年代羅斯福新政以來,美國就表現出了較強的糾錯能力,這也是美國為什麼在上世紀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歷次挫折後會馬上改弦更張的原因。
奧巴馬政府上台以後,放棄了小布什的“單邊主義”,特別是他下令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以及在利比亞戰事中堅持採取“不挑頭”的有限戰術,讓人們再次看到了美國“糾錯”的勇氣。然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這些男女軍人以及軍人家庭的犧牲提醒我們,戰爭的代價巨大。”奧巴馬11日晚在肯尼迪藝術中心發表“9.11”事件紀念致辭時說:“他們對國家做出的貢獻充滿榮耀,但戰爭本身並不光彩。”
今天,在哀悼“9.11”事件亡靈時,恐怖主義不僅是美國的敵人,也是全世界共同的敵人。10年的歷史證明,以暴制暴,“攥著錘子到處找釘子”的無限擴大戰略並不能讓美國更安全,美國需要的是全世界的合作。
正如有評論家所言,一個勇於糾錯的美國、一個超越仇恨的美國,一個多元包容的美國、一個熱愛和平的美國才是對恐怖主義最大的打擊,而這也正是世界所歡迎的後“9.11”時代的美國。(時間:9月14日 來源: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