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工稱,“稅負痛苦與改革指數”的觀察角度,也傳遞了納稅人對納稅負擔的實際感受,“我們也注意到《人民日報》的該篇文章提到中國納稅人的實際感受:政府非稅收入比重偏高;中小企業和中低收入階層的稅負相對較重;政府預算透明度較低,支出的結構效益與公眾希望的理想狀態還有距離。”
稅負水平與“稅負指數”無必然聯繫?
昨天,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助理研究員蔣震就此話題對記者表示,其實,稅負水平與稅負痛苦指數二者之間並沒有必然聯繫。高稅負,並不一定意味著高稅負痛苦指數;而低稅負水平也不代表著稅負的痛苦指數低。他說,從北歐等高福利國家看,國民的稅負水平很高,但由於國家用稅收收入給國民提供的高福利保障制度,民眾對於納稅負擔並未有多大抱怨。蔣震舉例說:“這就像買東西,雖然價格很貴,但是如果質量和服務好,消費者就容易接受。而如果價格很低,但質量服務很差,消費者就會有怨言。”
蔣震認為,“稅負痛苦指數”的高低,其實更多的是一種納稅人對稅負的感受,它跟一個國家的財政支出是否透明、財政支出結構是否合理、稅制結構是否完善等多方面因素有關。他認為,無論《福布斯》對於我國“稅負痛苦指數”的排名是否合適,炒作“稅負痛苦指數”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而現在媒體和大眾對這一話題的關注,其實反映了在中國目前財政收入連續快速增長、而各項公共服務質量和標準並無明顯變化的情況下,民眾對於稅負情況和自身權益愈來愈關注的現實。
業界觀點:期待10萬億財政收入反哺民生
2007年我國稅收49449億元,增長31.4%;2008年超5.4萬億元,增18.8%;2009年6.31萬億元,增長9.1%;2010年73202億元,增長23%;2011年上半年,完成50028.43億元,增長29.6%。財政部日前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全國財政收入74286.29億元,同比增長30.9%。由此測算,今年財政收入將突破10萬億。
目前,普通百姓的稅收負擔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直接稅收負擔。2007年個人所得稅完成3096.8億元,增速高達29.8%;2008年3722.19億元,增長16.8%;2009年3944億元,增長5.9%;2010年4837億,增長22.5%;2011年上半年完成3554.78億,同比增長35.4%;2011年8月,個人所得稅收入483.54億元,同比增長32.6%。五年中除了2009年金融危機外,其餘四年增長都在15%以上,今年上半年竟然高達35.4%。
二是百姓的間接負擔。中國企業稅負過重,但是,企業將稅負轉嫁到了最終商品成本裡,普通消費者和百姓是企業高稅負的最終間接承擔者。有專家認為,物價持續走高,通脹難以回頭,高稅負是剛性推手之一,而最終都轉嫁到百姓身上。多位專家日前表示,在關注財政收入的同時還要注重財政支出,未來減稅是稅制改革的目標,期待10萬億財政收入能反哺民生。(時間:9月21日 來源: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