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生命若草芥,本以為是暴戾無道肉食者的冷漠秉性才製造的殘酷,豈不料卻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中上演。這不僅僅是一起人身的慘劇,更是一幕人性的悲劇。而面對這人性的悲劇,任何充當道德君子去譴責冷漠的人,似乎都是偽妄的——我們在生活中都在充當路人的角色,如果經過現場,捫心自問:有多少人會停下腳步,伸出援手?因而,小悅悅身上發生的不幸以及由此引發的道德思考,每個公民都是當事人。
孟子曰: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道德的冷漠,仿佛讓人置身於寒冷的冰窖;良知的蒙昧,讓人性的光輝失卻光芒。一個兩歲孩子的眼中,世界是那麼的透徹明朗,一切美好充斥著她的想象。但輪番碾壓過的車輪,路人冷漠的眼神,將徹底顛覆她對這個社會的美好期待。是什麼扼殺了孩子的良善想象,又是誰在製造人心的荒漠?大地悲涼,不僅僅是小悅悅的痛楚;人心冷漠,是我們共同面臨的道德災難。
惻隱之心日漸從我們的身邊消逝,人性的溫暖被旁觀的冷漠所取代。而造成這一切的又是什麼?是善念的禁錮和壓制。因為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良善的天使,只不過種種環境的制約和現實的禁錮,讓她失去了翱翔的空間,只好被囚禁在民眾的內心。而這種現實和環境,正是善意遭到欺騙和侮辱,善行得不到支持和保護。紅十字會的醜聞和層出不窮的“彭宇案”,是這種禁錮和壓制存在最明顯的佐證。當善心成為別人餐桌上的饕餮,當行善成為個人的冒險,試想:誰在釋放自己的惻隱之心不會遲疑甚至戰戰兢兢。
這,不是在為冷漠的人性開脫,而是人性已經被套上了種種枷鎖。唯有打破枷鎖,才能解放人性。一個連個人財產和生命都無從保障的時代,我們怎麼會有信心去保障他人的財產和生命?一個不知道尊嚴為何物的人,如何為他人獲得尊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