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防隊員的囂張與殘暴,讓人看完新聞幾乎是拍案而起,身為執法者,居然下作到如此猖狂的地步,與作惡的黑勢力又有何區別。更讓人憤怒的是,事後聯防隊員楊喜利的家屬,居然還威脅楊武要求其撤訴,這簡直就是騎到頭上來了,還一定要順勢拉泡屎,平時仗勢欺人的囂張氣焰延續至今,施暴者有多張狂多囂張可見一斑。
然而,如今的譴責卻出現了另一種聲音。楊武說自己是“世界上最窩囊和最沒用的丈夫”,這樣的後悔並沒有獲得輿論多少原諒,更多的人認為,正是因為楊武的窩囊與懦弱,才助長了事件的惡劣的程度,如果當時他挺起反抗,去解救受人淩辱的妻子,那麼事態就可能出現轉機,不會變得如此不堪。
不錯,如果楊武當時勇敢一點,腦門充血一下,情況可能就與今天不同,很多的質疑者,甚至不乏假設為自己是楊武:認為如果是我,會如何如何。筆者在此無力為楊武辯解,也同樣不為他的懦弱不齒,但事實上,網友的假設其實是並不成立,楊喜利之所以如此囂張,就是認定了楊武是楊武,所以才會如此囂張,平時欺負楊武慣了,自然就不把楊武放在眼裡,為了滿足施暴的快感,暴力的程度又一次比一次提高,最終導致了如今的局面。
譴責首先應該指向施暴者楊喜利,而非懦弱的楊武。儘管的確是楊武的默不作聲助長了楊喜利的跋扈,但是這並沒有改變事件的根本性質,最該受到輿論譴責與法律制裁仍然是楊喜利。之所以如此強調這一點,是因為我們常會認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說法,把“可憐人”的“可恨”放得太大,甚而超過了原本的“可憐”,從而導致最終忘懷了原本對他的同情心,反而默認了這個事實的合理。
類似的擔憂同樣體現在這件事上,如果楊武奮起反抗了,哪怕妻子仍被強姦了,自己被打死了,輿論再來看待這一件事的時候,可能就不會有如今的分歧,因為那樣更符合弱者被逼無奈奮起反抗的模式,譴責誰同情誰事實一目了然。
但現實遠比假想複雜,楊武為何會如此懦弱,是一件無比複雜的事,要歸位到他的生長與生活經歷才能驗明,而這樣的軟弱,又是處在一個不斷變動的情況下,所以簡單地去譴責楊武,可能與事件意義並不大,反而會加大妻子與丈夫之間的隔膜與猜忌,目前所應該做的,就是讓施暴者收到法律的懲罰,而後才能逐步修復這個可憐的家庭的傷痕。(時間:11月10日 來源:華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