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人雜則心異,參與的國家越多,達成妥協和共識的難度自然也越大,從10+3到10+6再到10+8,峰會上的雜音變多、“和諧氣氛”變淡,本是正常現象,但與之相應的,與會國多則代表性增強,一旦最終達成妥協,離一體化的目標也會更近一些。
TPP“十國聲明”出爐後,各方議論紛紛,一些明眼人指出,亞太區域一體化不應該、也不可能排斥中、美兩大國中的任何一個,否則這個“一體化”就會成為一個區域、兩個龍頭的“二體化”,兩大政治、經濟實體各行其是,其它國家則左右為難,莫衷一是。“亞太”或“10+8”既是地理概念,也是政治、經濟、軍事和地緣政治概念,不論任何概念,美國和中國都是當仁不讓、無法回避的主角,東亞峰會一度沒有美國參加,而TPP對話中國暫時缺席,歷史正在和即將證明,任何缺少中美其中一個(或兩個)的亞太區域合作對話平台,最終都難以取得如期的進展。
東亞峰會即將召開,逾1800名各國記者雲集巴厘島,等著向全球傳遞峰會會場上的共識與分歧,合作意向與針鋒相對,更等著“中美對台戲”的上演。無論如何,峰會只是一個對話的平台,東亞一體化、乃至亞太一體化,都少不了把各種爭執、分歧和意見矛盾放到台面上去談、去說、去爭吵,少了“中美對台戲”,亞太大事是辦不成的,東亞峰會等平台上的“亂哄哄”、“吵嚷嚷”,終究比缺乏“面對面”、老死不相往來要好得多,畢竟,分歧不是開會開出來的,卻可能在一個個會上慢慢得到解決。(時間:11月18日 來源: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