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的第二個挑戰是如何將權力從黨內元老手中奪回來。金正日為了減少金正恩接班的困難,提升了自己的妹妹金敬姬的地位。金敬姬長期掌控朝鮮黨務工作,去年9月,金敬姬與金正恩同時晉升為大將。這一消息被外界解讀為,金正日希望妹妹能夠幫助兒子掌握大局,順利繼位。問題的關鍵在於,金敬姬及其丈夫張成澤是否甘居人後,像“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周公一樣,把政權交給成王;抑或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一樣輔佐扶不起的阿鬥。
金正恩的第三個挑戰是改革的風險。新官上任三把火,要確立自己的威信需要提出新的治國方略,其父的“先軍政治”戰略的效能已經窮臨谷底,金正恩需要改弦易轍。從朝鮮官方對金正日死亡消息的封鎖以及對金正恩公開的支持來看,朝鮮高層的控制能力並未削弱,由此可見,金正恩順利接班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風險在未來幾年,如托克維爾所言,一個政權最危險的時刻,是它要變好的時候。尤其是在朝鮮這樣一個封閉了幾十年國家進行改革,平衡和對衝風險是非常重要的。
當朝鮮的青年人通過網絡認識世界,反思自己的時候,可能金正恩的風險就真來了。
大國要給朝鮮安全感
金正日去世的消息讓周邊的大國,尤其是美日韓三國領導人如臨大敵一般。韓國總統李明博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就這一問題進行電話溝通;日本首先野田佳彥結束街頭演講,召開緊急會議。韓國和日本的股市雙雙下挫,股市的下跌反映了人們對未來局勢的不安。
金正日去世是否會引發整個東北亞局勢的變化,人們在此之前都做過不同的評估,美國對金正日可謂恨之入骨。《華爾街日報》的表述就非常典型:“那個以恐懼與孤立維持權力,以核武器脅迫鄰國、威脅美國的獨裁者,死了。”這反映了美國幸災樂禍的心態,但是朝鮮的變革需要一個安全的外部環境,美國白宮發言人卡尼稱,“我們繼續承諾,維持朝鮮半島穩定,保證盟國的自由與安全。”
冷戰結束之後,朝鮮失去了蘇聯的支持,一度創造過“經濟奇跡”的朝鮮卻連連發生饑荒。處於大國夾縫之中的金正日只能依靠揮舞核大棒來製造國際影響,換取國際援助,保證政權穩定。自2003年以來,金正日便一直玩耍“邊緣戰略”,他是一個一流的戰術專家,玩弄大國於股掌之中。
金正日的外交戰略一方面反映了朝鮮的地緣政治困境,另一方面也把朝鮮拖入了一種安全困境之中,進入了惡性循環。“先軍政治”的戰略使朝鮮成為一個軍事化國家,龐大的軍隊消耗了大量的資源。金正恩要開啟改革大門,一方面要獲得軍隊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裁撤軍隊,否則,改革會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要裁撤軍隊,就需要周邊大國給予朝鮮以安全感,否則,軍隊的地位會繼續強化,而改革的窗口會慢慢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