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避免對伊朗開戰的最後機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26 09:41:37  


 
  這對歐盟本身也造成一定的損害。之所以各國最終同意立即實施禁止與伊朗簽署新的石油協議的決定,但卻對已簽協議給予一個半年的過渡期,就是因為部分歐盟國家,特別是嚴重依賴伊朗石油的意大利、西班牙、希臘,在實施禁運後自身也將陷入石油困境。這半年的過渡期就是讓這部分歐盟國家有機會轉向中東其他石油輸出國。

  除了石油以外,歐盟還決定凍結伊朗在歐洲的所有資產,並部分禁止與伊朗進行金融交易。這在對伊朗經濟制裁史上可謂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儘管歐盟自稱是“用和平手段施壓來達到談判的目的”,但制裁顯然會對伊朗民眾的日常生活造成衝擊。歐盟通過這一制裁決定的目的在於加強對伊朗的壓力,以迫使伊朗重新回到核談判桌上。

中國將受到嚴重衝擊

  歐美對伊朗實施的逐步升級的制裁,對伊朗石油的主要進口地區——亞洲卻將產生嚴重衝擊。

  伊朗每天出口260萬桶石油,占其全部外匯收入的60%。對於伊朗來說,對其石油進行禁運,實際上如同宣戰。問題是,制裁伊朗石油出口對美國經濟沒有任何負面影響,因為美國不從伊朗進口一滴油。而歐盟國家則小有受損,伊朗石油僅占歐盟進口量的5.8%。而亞洲則不同了。印度、日本、韓國和中國是伊朗石油的主要顧客。特別是中國,伊朗是中國三大石油來源國之一。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一方面想方設法限制中國的石油來源,甚至一味打擊同意將其石油開採權出售給中國的國家,而另一方面又借核危機為由,試圖截斷中國來自伊朗的油源,還要將引起戰火的罪名強加到中國頭上,可謂一箭多雕,用心險惡。

  事實上,美國還未等聯合國通過相關決議,前不久就已經單方面決定對繼續保持與伊朗石油交易的中國大型國企珠海振戎公司進行報復性制裁。儘管這家中國公司與伊朗沒有太多的生意來往,因此這一制裁的象徵、警告性意義遠大於實質經濟利益的損害,但這也說明,美國已經準備好在伊朗問題上不惜與中國利益發生摩擦。問題是,憑什麼要求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在一個並不那麼確定的問題上(伊朗謀求獲取核武器)做出巨大的利益犧牲?這令人想起當年美國國務卿在聯合國信誓旦旦地宣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一幕來。

  與此同時,伊朗外長前不久在訪問土耳其、接受電視台採訪時已明確澄清,伊朗並無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計劃。顯然,伊朗立場已經後退一步。但歐盟並沒有做出正面的回應。相反,23日出台的制裁方案是向前進逼了一步。

  法國總統薩科齊更為直截了當地表示,加強制裁伊朗是“惟一解決伊朗核危機的方式”,並威脅“那些不支持加強對一個領導著自己國家試圖獲得核武器而走向災難的政權進行制裁的國家,將承擔起導致軍事衝突的責任”。這幾乎就是直接對反對加強對伊制裁的中、俄兩國的“警告”。西方國家的邏輯是:如果不加強對伊朗制裁,伊朗就會在核武器問題上越走越遠,西方和以色列將不得不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屆時,“不支持加強對伊制裁”的國家將承擔起這一軍事衝突的罪責。問題在於,經濟封鎖從來達不到任何政治目的,而只會惡化談判氣氛。西方步步緊逼,倒是讓人感到是在為動武尋找借口,而非懷有和平的誠意。(時間:1月24日 來源:文匯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