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最近幾年“富二代”與炫富、飈車、打人、揮金如土等詞語不斷打交道;“官二代”也與言行囂張、特權、驕橫這些詞語扯不清。但把一群面目迥異個性截然不同的人,攏歸到同一個大籮筐裡,把尚未明晰來龍去脈的案件貼上一個標簽集體消費,只能把非理性的仇視心理進一步放大。
在真相稀缺之下的標簽,讓這種放大發生質的變化:人們日益擔心,社會的優質資源將日益被少數人壟斷,大部分人會失去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在權力面前社會公正公平得不到保障。這正是任何一種極端思潮誕生的社會土壤。可我們不禁要問,這種標簽化的思維,換得的是一個我們所希冀的公平公正,還是一個群體的誤讀和偏見?
身份標簽背後只是公眾的一種情緒宣洩,但無助於對整個案件的理性思考。撫平受害者的傷痕,謀求社會的公正與公平,從來都是建立在事實和真相基礎之上的。只有理性平和探求下的真相,才會讓我們的所有表達有了方向與價值,才會給受害與施害雙方一個最公平的判定。(時間:2月27日 來源:華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