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國(以下簡稱杜):我目前在北京,我就是一個獨立的學者,不代表任何機構也不供職於任何機構,這次去抗議也是我的個人舉動。我非常不認同世界銀行那一套,金融危機已經禍害了美國,他們還要跑到中國來讓中國放鬆對銀行的監管。
記:你不認同“國進民退”的說法?
杜:是。我認為這都是少數學者和媒體炒作出來的。中國的私企老板都很掙錢,現在有人出來罵國企,是因為眼紅國企搞得好,想把國企給分了。
記:有人認為,國企在發展中比民營企業更好地占有了資源,對民企有擠壓,你怎麼看?
杜:現在100多家央企中真正政策性壟斷企業只有幾家,很多國企都是靠自己幹出來的。例如高鐵、造船、航天科技,這是因為國企有幾十年的歷史並且有科技投入,是靠真正的技術,沒有人不讓私營企業去做這些。
相關 國資委未對“建議減少國企”置評
國資委曾表示,“中央企業大多處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做強做優中央企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2月27日,世界銀行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認為政府、國有企業和私營部門的作用缺乏明確劃分,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需要更多地依靠市場和私營部門。該報告還建議國有企業可以相對減少,對GDP比例應可逐步下調,並且加強財政體系建設,改善財政可持續性,為所有人提供均等機會和社會保障。
減少國企的建議與此前國資委的表態不同。去年,國資委主任王勇曾明確提出央企“十二五”核心目標:“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國資委表示,“中央企業大多處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做強做優中央企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對於這樣的討論,央企大“管家”國資委並未給予評論。不過,27日、28日國資委組織30多家媒體走進中石化、中建材、華能集團和大唐電信4家央企。國資委新聞處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公眾對央企認識片面甚至有誤解,認為央企都是靠壟斷掙錢,但央企在科技創新上有大量投入也取得了不少成績。
國資委研究中心競爭力研究部部長許保利對記者表示,確實國有企業在獲取資源上有優勢,例如獲得貸款上以及土地資源上,但國企做得好不僅僅因為它是國企身份。(時間:3月1日 來源:新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