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大火的後續風波,薊縣政府不能說一點關聯沒有,如果薊縣的處理更開放,發生大規模網上質疑的概率就低得多。現在的確有一些地方政府開始這樣做了。
然而從宏觀上看,這件事又是官方公信力整體不足在地方具體事件上的隨機性爆發。這個原因更深刻。類似的尷尬薊縣大概不是最後一個,今後還會落到別的縣市政府頭上。
中國各地政府的公信力總體上有很強的連通性。它由各地各級政府一點點具體積累,它的正面資產是所有官方和官方機構的共同財富。而只要有一個地方政府涉“假”,所有官方機構和官員都是承受者。公信力的瑕疵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在意想不到的時間和地點帶來傷害。
官方必須下決心、花大力氣投入公信力建設,所有官員和所有有官方代表性的機構都應當是參與者。由於這是一項軟建設,它的具體落實相當艱巨,在通常情況下,一個官員犯了“硬錯誤”,比他破壞了政府公信力更容易受到懲罰。
公眾切不要以為,政府公信力僅僅是官方資產,它的強弱完全與自己無關。實際上,政府公信力強的社會才更有效率,也更容易創造公平。破壞政府公信力是朝無政府主義社會的挪動。
希望這次薊縣“6•30”大火給政府和社會都帶來有益的反思。(時間:7月7日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