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1日晚,一輛公交車拋錨在水中。 |
截至7月22日凌晨2時,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為自195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最大降雨量。此次降雨最大點在房山區河北鎮,降雨量519毫米;城區平均降雨量212毫米。據報道,目前有10人在北京大雨中喪生。截至22日1時30分,各山區縣共組織14152人轉移。(7月22日央視)
“北京風光,千里波濤,萬里泥沼。望二環內外,惟餘莽莽,三環上下,洪水滔滔。”北京暴雨後,有網民賦詩描繪。毫不誇張地說,北京真正變身北漂了,“海景現房”“水城威尼斯”“打開窗戶看海”……網絡上,一個個生動比喻無情調侃了北京城雨後的狼狽,表達了對這種荒誕景象的不滿。
很難想象,一場強降水就把一座現代化大都市打回原形,不僅造成財產損失和生活不便,還帶來10人死亡的慘痛結果。官方數據中,先是宣稱40年不遇,後又更改為61年不遇,似乎只有“N年不遇”方能詮釋如此出人意料的災難性後果。而近些年來,夏季可以在窗邊看海的內陸城市並不鮮見,官方也總在第一時間喊出“N年不遇”。
誠然,雨太大是擺在明面的事實,但責任顯然不能全推到“N年不遇”頭上。建設一座城市,不是擺弄一座沙雕,各種潛在風險都需要考慮周全,並以造福子孫萬代的高度去重視,運用時代最尖端的科技水平,把隱患降到最低。就在北京化身汪洋的時候,身處暴雨中心的北海團城卻無一例積水報告。據《法制晚報》報道,在這裡,無論下多麼大的雨,只會雨過地皮濕,很快就滲流得一幹二淨,地面只略顯潮濕,而這一切,要歸功於距今已近600年的一套明朝建成的集雨排水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