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截至2011年,中國紅十字會系統編制工作人員為11228名。除了中國紅十字總會是副部級社會組織外,各省、市、縣、鄉鎮的紅十字會,均納入行政或事業編制,接受全額財政撥款。負責人由同級政府任命,在編工作人員享受公務員待遇,也就是“參公管理”。在巨大的利益慣性下,各地紅十字會“絕大多數怕改革”。
而在10月中旬,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公開選拔幹部,拉開醞釀一年多的改革序幕。然而,紅十字會改革與發展課題組組長楊團表示,改革阻力很大,推進維艱。特別是“去行政化”的體制改革,“要侵犯太多人的既得利益”。在紅十字系統內部,從總會到地方紅會 ,“絕大多數怕改革,怕摘掉公務員的帽子”。
中國紅十字會遭遇信任危機,表面上看來是郭美美事件所致,但實際上卻是“官辦慈善”一些積弊的必然。尤其是行政化運行帶來的不愁生存、效率低下、不夠透明等問題,更是積弊的焦點所在。慈善組織的發展經驗早已證明,慈善組織也必須經受市場的競爭,也必須遵循優勝劣汰的規則,但有財政撥款支撐的紅會,卻無需擔心生存,自然也就沒有了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的動力和危機感。
毫無疑問,紅會的改革,其核心點就是去行政化,如果不能解決“官辦慈善”的積弊,其他的改革措施都只能是小修小補,無法打破紅會發展的根本性瓶頸。紅十字會改革與發展課題組組長楊團慨嘆去行政化阻力很大,要侵犯太多人的既得利益,其實這話不妨反過來看,正是因為行政化形成的利益太深、太廣,才愈見紅十字會去行政化改革的緊迫性。改革不是請客吃飯,不能繞著硬骨頭走,如果碰到核心問題就以“阻力太大”為由止步,那問題就永遠沒有真正解決的一天。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說,不改革,紅十字會將被淘汰。這種危機意識難能可貴,但如果改革不敢啃硬骨頭,紅十字會恐怕同樣難以浴火重生。
紅十字會的改革,被當做“官辦社會組織”機制改革的風向標,也被人們寄予厚望,如果不能在“去行政化”這個核心點上盡快破局,那麼剩下來的恐怕就只有失望了。(時間:10月31日 來源:半島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