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貴州流浪五童的最後一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3 16:27:39  


 
離家

  背靠深山,人多地少,使擦槍岩成為海子街鎮最貧困的鄉村,而苗寨則是全鎮最窮的村組。村幹部說,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年輕人基本都選擇了外出打工。

  為了省下一點車費,陶家兩兄弟學元、元伍2012年春節前就南下深圳“找錢”,陶學元還帶上了老婆和幾個年長的孩子。留在家的陶中井、陶中紅和陶衝、陶波,很快陷入困境。“長到十歲,就要拉扯弟弟妹妹了。”陶進才說,陶家大人們經常兩三個月才寄一次錢回家,一次兩三百,根本不夠吃。五個孩子平時的夥食,就是稀飯和鹽巴。

  “吃不飽,更不談上學了。”陶進才說,五個孩子中,三個是“黑戶”,念了幾天書,就被老師攆回家了。輟學的孩子們經常結伴去苞穀地裡掰玉米、摳土豆,鄰居們找上門,陶進才也無奈,“二三十個孩子,我自己還有七個孫子,實在管不過來。”

  遠在外地“拾荒”的父母也極少過問孩子的事,陶元伍幹脆從不打電話。失去管教的孩子,像斷線的風箏,循著父母的腳步,開始四處流浪。2011年年底,陶衝和幾個孩子就出現在畢節市區的各個角落。

  直至今年11月5日(一說10月底),在家務農的老二陶進友喊兒子陶中林去地裡割豬草,陶中林提起褲子,一溜煙跑了。不一會兒,鄰居就看見5個孩子沿著那條險峻的山路翻出山寨,走向了人生最後的驛站。

流浪

  郝行(化名)是陶家孩子流浪生涯的最初見證者之一,或許,也是他們留在人世間最溫暖的回憶。如果上天能給他們的相遇相交再長一點時間,悲劇很可能逆轉。

  2011年12月27日深夜,畢節市區雙井寺車站附近,匆忙回家的郝行,看到兩個蓬頭垢面的孩子圍在一家餐館門外的火爐邊烤火,其中一個身著一件單衣,“拉鏈爛了,露著胸口。”嚴冬的季節,夜不歸宿的孩子瞬間勾起了他十幾年前的回憶——1998年前後,15歲的郝行為了學武,毅然離開了貧寒的老家,在河南少林寺外流浪多月,終獲善人相助,漸漸走向了自強的人生。

  郝行走過去,問了一句“冷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