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一段“法官醉臥法庭”的視頻在網上熱傳,有微博舉報湖南永州東安縣法院法官魏某在開庭時醉倒致休庭。對此,東安縣法院官方微博回應,已安排紀檢組迅速開展調查。
據當地媒體報道,當事法官魏某在接受電話求證時說了聲“沒有……在調查”便掛斷了。可如果確實“沒有”,魏法官面對媒體怎麼不趁機向公衆解釋清楚。
當事法院的回應,也叫人困惑。距離事發的8月22日,已經過去了兩個半月時間,法院才開始“迅速調查”?報道中提到,現場書記員看到法官趴在桌上,跑到裡屋打了一個電話後,直接宣布休庭。這也從側面說明,相關部門恐怕已經知道了這件事,并作出了休庭的指示。這兩個半月的時間,就沒想著要調查或追責?
雖說,事實真相有待官方結論,但從視頻以及當地記者對庭審的被告和旁聽者的采訪中,“可以聞到很濃的酒味”“說話有些不正常”“開庭不到半個小時便趴在審判桌上睡著了”——這些細節也大致勾勒出了事實。
不難想象,隨著輿論發酵,官方會很快發布調查和處理結果,這一事件會迅速畫上句號。然而在我看來,當地法院沉默兩個多月,暴露出的監管不作為的問題,某種程度上要比“法官醉臥法庭”更嚴重。
一些人善於捂蓋子,一旦“紙裡包不住火”了,就表現出“剛剛知道”的樣子,并“高度重視”;而待到問題查處完畢,卻很少有人來問責“捂蓋子”。全面從嚴治黨時代,這種“老把戲”是否該讓它過時了?(來源:新京報 作者:馬滌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