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火爆一時的ofo共享單車陷入了大麻煩之中。一方面,是城市中堆積如山的報廢單車,多座城市都出現了“單車墳場”,用戶想找到一輛可騎行的小黃車越來越難。另一方面,則是app上近1200萬用戶在排隊等待退還押金,ofo公司北京總部門口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位用戶排隊退押金。
拋開流傳的與幕後金主滴滴公司之間的矛盾不談,當ofo開始收取押金大規模擴張而監管又未跟上時,今天的隱患其實就已埋下。推而廣之,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類似的風險法律如何規定,問題如何解決,又能如何預防?
押金怎麼辦?即使公司倒閉押金也應即退即還
在共享單車風靡的初期,ofo推出的是綁定芝麻信用分免押金的政策,筆者彼時也是小黃車的忠實用戶。大約是從2017年起,小黃車不再免押金,而是收取每人99元/199元不等的押金。
押金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非常廣泛,如房屋租賃中的“押一付三”、入住酒店時繳納的住房押金等等。從本質上講,押金是一種擔保物,指一方當事人將一定費用存放在對方處保證自己的行為不會對對方利益造成損害,如果造成損害則可以以此費用據實支付或另行賠償。另外,押金往往是伴隨著出租方與承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關系而存在的,當租賃關系終止時,出租方應將押金退還承租人。
對於共享單車來說也是如此,乘車人預付的押金,實質是企業為了避免其損害共享單車而預設的保證金。按照傳統意義上對押金的理解,每次用戶結束單車使用并完成結算後,當次租賃合同關系即告終止,運營主體即應依約對押金進行退還。
但是,“共享經濟”的特殊模式讓這一點不再適用。頻繁的分時租賃模式使用戶出於便利性考慮,往往不會在單次使用後就申請退還押金。當注册使用人數增加,這些押金也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資金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