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名家之後尷尬文壇:“淺詩”怎敢“深吹”?
http://www.CRNTT.com   2021-02-04 23:10:26


 
  按說以“淺詩”的水平,即便作者光環加身、另有佳作,也必然招致文壇中廣泛地、專業地批評。而實際上,賈淺淺的詩集出版一年來,除了本次引發話題的自媒體文章批評外,所獲多是贊譽之聲,一些名家評論近乎溜須拍馬。

  中國人普遍喜愛詩歌,人人會背上幾首唐詩,也人人都樂於評價詩歌,“淺詩”本身好不好尚可一辯,但公衆的普遍不認可至少說明,一些對她的吹捧的確言過其實。吹噓她是孔子所說的“生而知之者”,是斯圖爾特所說的“天成的詩人”,誇贊她創作的詩歌近乎於席勒所說的“樸素的詩篇”,這些溜須拍馬者,不知此刻臉紅不紅?

  文壇當有風骨,“淺詩”怎敢“深吹”。自古以來,中國文人的風骨和氣節都對傳統文化產生深遠影響,或豪邁、或灑脫、或忠貞、或正氣,都為後世留下寶貴的文化財富。今天的文藝工作者,在面對形形色色的文章時,能不能挺起脊梁、以正視聽?今天的文學名家們,能不能學魯迅先生那樣叮囑孩子“不做空頭文學家”?

  隨著大衆審美的提高,文學作品“三分靠創作七分靠吹噓”的老路子逐漸走不通了。對“淺詩”們的不當吹捧、過度贊譽,只會讓文學圈子越來越小,越來越脫離群衆。專業藝評不能背離常識蒙昧良知,文壇也應該實事求是。(來源:新華報業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