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批判賈淺淺的詩污穢、猥瑣、平庸,引起輿論關注。隨後,人們發現賈淺淺曾經詳細闡釋自己的詩作理念,她稱自己的詩作篇幅都比較短小、語言力求精粹清麗,“我追求以醒目的意象、鮮活的喻指和詩境的營造,來形成我的個人特色”。
筆者對現代詩知之甚少,但好歹也讀過《致橡樹》《遠和近》《偶然》等業內名篇,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有特色的。而讀罷所謂“淺淺體”,一時間不知所雲,反倒想起了曾經備受爭議的“梨花體”——把一段普通的沒啥意義的話拆成很多行,就是一首現代詩。或許是筆者眼力不足,看不出其中微妙吧,但如果這也算得上“精粹”“清麗”的話,我認為自己也够格做一名詩人,只要掌握了回車鍵,把大白話變成不可解的句式,一天簡直可以作出一筐詩。
“淺淺體”另一個特點大概是用詞粗俗,盡是與“五穀輪回之所”相關之物。雖然說“詩無達詁,文無定法”,但只要進行一些簡單的對比,就不難看出孰高孰下。古代文人用“人中黃”指代排洩物,想來也有一種含蓄之美;莊子所謂“道在屎溺”,更有了率性而為的道家意境;而在《念奴嬌•鳥兒問答》一詩中,村言土語登上大雅之堂,竟也形成了一種特別的衝擊力。可見,“屍字頭”并非不能入詩,但兼顧表達深度和美感,應是一名詩人的基本素養吧。
到底什麼是詩?人們發現,相比“白話體”“廢話體”在當代所引起的爭議,人們對古典詩的審美是高度集中的。在這些詩作中,人們能充分感知到音律、節奏、語言之美,即便是拎出“白狗身上腫,黃狗身上白”如此簡單的打油詩,也足見作者的靈動和巧思。但相比來說,許多現代詩卻給人越來越看不懂的感覺,不管作者如何強調靈感來源,怎樣賦予它審美意義,人們看到的大都是故弄玄虛、無病呻吟、刻意直白等,相信這也是不少讀者共有的困惑。
在審美標准上,古典詩經久不衰的影響力,足以證明群衆的眼光并不低俗,好的作品一定能得到圈內圈外的共同認可。“淺淺體”最令人困惑的地方在於,它不被社會大衆認可也就罷了,竟然還得到了一衆業內人士的溢美,各路文學名家和詩人積極為賈淺淺的詩歌撰寫評論,保駕護航。究竟是這些詩歌真正超越了時代,還是人們更加在意“賈平凹之女”的光環?我們對詩歌的評判標准,究竟是強調以文成名,還是習慣在“圈子”“關系”裡自娛自樂?
詩歌沒有一定之規,但詩歌的質量和水平如何,相信是有共同標准可循的。如果一些現代詩總是以“內行才看得懂”搪塞下去,那麼時間很快就能證明到底誰在“裸泳”。(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王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