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可能會引發城鄉結構的差異和逐漸拉大的“數字鴻溝”,具體像互聯網基建的普及度、網絡使用率的落差以及數字消費的差距等,都是影響城鄉協調發展的關鍵。近兩年電商扶貧、視頻社交平台向農村地區的業務延伸和影響力滲透,正在不斷消除城鎮化帶來的認知障礙。通過互聯網助推農村地區的數字化轉型等,也成為人口數據變化延伸出的外圍課題。
【人口受教育程度】
數據:據2020年普查數據,全國人口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萬人。與2010年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為2.67%。
觀察: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鄭真真強調,對於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僅需要看到全民普及情況,也應當重視教育發展的軌跡以及男女兩性差距的變化,尤其是當前社會中受教育程度對女性觀念的影響,從而避免出現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同時,受教育年限也反映出了勞動人口的年齡變化。勞動力素質和數量的普遍提高,對各產業的數字化轉型、社會的服務水平以及社會分工的精細化程度,均起到了良性的推動作用。
當然社會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也使城市競爭壓力加大,學歷帶來的溢價正在逐步減弱,就業難度也在增大。未來的城市競爭也逐漸變成基於素質型人才的高維競爭,近幾年發達地區不斷加碼的“引才政策”,就是各大城市在爭取人力資本競爭優勢的體現。
而從產業格局上看,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也帶來了近幾年教育行業的投資風口。越來越多的人在中青年的教育上投入更多的金錢和精力,來提高新增人口的教育競爭優勢,使人口紅利向教育紅利轉型,并成為驅動經濟產業升級的因素之一。(來源:大衆網 作者:張靜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