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流動人口數量的變遷。受訪者供圖 |
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下簡稱七人普)數據公布。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間,我國人口年均增長率為0.53%,較前一個十年下降了0.04個百分點,出生人口數量也呈持續走低趨勢。同時,數據也呈現我國老齡化加深,流動人口進一步增多等突出特點。
出生人口數量下降背後是何原因?老齡化加深是不是意味著人口紅利不在了?從“鄉土中國”到“遷徙中國”,我國社會正在發生哪些深刻變化?針對這些熱點話題,人民網強國論壇采訪多位專家進行解讀。
為何近些年出生人口數量持續下降?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523萬,2019年1465萬,2020年1200萬,連續多年呈遞減趨勢。然而事實上,近年來我國生育政策在逐步放寬。2011年11月,中國各地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2013年12月,中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實施全面二孩政策。
盡管如此,出生人口數量卻持續下降,到底是為什麼?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陳衛表示,城市不斷攀升的房價、越來越高的養育費用、市場養育服務成本的提升等因素,有可能讓一些家庭“生不起”“不敢生”。當下,全社會高度重視下一代的教育問題,部分家庭對教育存在過度追求的現象,學區房、課外輔導等支出使得孩子的養育成本非常高。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系主任楊凡表示,具體來說,由於育齡婦女人數的減少和女性初婚初育行為的推遲,過去5年,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20-34歲)的規模持續減少,每年大概減少300多萬。在過去十年,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和初育年齡也推遲了3歲左右。當期生育的女性人數減少,直接導致出生人口的下降。另外,受疫情影響,就業、收入、健康、就診風險等不確定因素隨之增加,這些都會延後人們的婚育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