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瀘州富康醫院的2022年營銷方案探討會議中,出現了“怎麼讓病人長期留下來”“怎麼讓病人給我們排隊交錢”等字眼,引起網友關注。
這不禁讓人想起年初,某醫院手術室舉行年終總結大會,會場懸掛條幅:“虎虎生威迎新年,手術室裡全是錢!”據說,該條幅是為了營造輕鬆的用餐氛圍。而在瀘州這起事件中,院方的解釋是相關內容被網友誤讀,其原意是“想強調向大醫院學習,通過優質的服務留下人”。不管這些話有怎樣的用意和語境,在大衆看來,都會讓人感到赤裸裸的不尊重——本該是救死扶傷的對象,居然變成了醫院的“搖錢樹”,醫德何在?這是不是暴露了某些醫院的真實心態?
其實,類似案例大都發生在民營醫院。畢竟,公立醫院有病床、周轉率、使用率等嚴格的考核指標,極少存在“把病人長期留下來”的情況。而一些民營醫院則不然,它們大多選擇一些邊緣化的專科進行突破,比如泌尿生殖、美容整形、健康體檢等,這些領域監管本身就較為寬鬆,可以對病人進行長期“開發”。近年來,不少民營醫院面臨業績不振的尷尬境況,普遍將市場營銷列為最重要的發展方向,倘若個別醫院想出“吃幹抹淨”的損招,也不足為奇。
社會辦醫是增加醫療資源有效供給,滿足群衆多層次多樣化健康服務需求的重要力量。但前幾年層出不窮的“莆田系”事件也充分證明,如果民營企業醉心於“營銷思維”,一味“殺雞取卵”,路子只會越走越窄。今年以來,民營醫院已經發生多起治小病花大錢、手術台上“持刀加價”等問題,正因如此,今年3月,國家衛健委開展全國民營醫院專項巡查行動,其目的正是為了嚴厲打擊漠視和損害人民群衆健康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引導民營醫院端正辦醫理念、規範執業行為、強化內部管理、加強行風建設。
“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這曾經是各地藥鋪祖傳的大門對聯,突出了醫德的重要性。但民營醫院不是公益醫院,醫生也不是聖人,它們想要生存下去,也很正常。然而,利益和醫德并非不能調和,營銷和服務同樣可以并重。以健康體檢為例,如今許多民營醫院推出了“微笑服務”“全程陪護”等優質服務,受到越來越多人青睞。同理,要想真正把病人留下來,要想讓更多病人選擇自己的醫院,從根本上還是要端正辦醫理念,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而不是打小算盤、玩各種套路。
總而言之,公衆警惕甚至厭惡“把病人留下來”的說法,并不是反對醫生有更好的待遇、醫院有更優質的發展,而是希望醫院能明確自身定位,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至於民營醫院,營銷固然很重要,但不能因為營銷而忽視了管理和服務,更不能失去仁心仁術的價值底色。(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王慶峰 本文略有删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