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一位67歲的老人謝永安,17年堅持賣2元的糖水,被親切地稱為“糖水爺爺”。然而,謝永安在走紅之後卻遭遇了許多非議——有人質疑糖水的衛生問題,有人造謠老人子孫不孝。為了平靜地生活,老人決定放棄糖水生意,不再出攤。
發生在“糖水爺爺”身上的網絡暴力,在近年來并不少見。
從一言不合就讓對方“社會性死亡”,到有組織有目的地對他人進行網絡施暴;從北京冬奧會期間攻擊穀愛淩、蘇翊鳴等運動員,到在女子訂婚照的視頻評論區造謠其為“8號技師”;從造謠杭州女子取快遞出軌致其患上抑鬱症,到逼迫尋親男孩劉學州自殺……網暴者攻擊形式之多、攻擊對象範圍之廣、造成後果之嚴重,令人觸目驚心。
近年來,整治網絡暴力的呼聲越來越高。
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業內專家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建議,在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相關立法,建立更加完善的懲治機制,加大對網絡暴力責任主體的懲治力度,讓“按鍵傷人”的網暴者再不敢肆無忌憚。
往往伴隨侵權和違法犯罪行為
“從網絡治理實踐看,網絡暴力伴隨互聯網傳播服務發展,從最早的BBS時代,到社交媒體時代,再到現在的短視頻和直播時代,一直是嚴重侵害用戶權益、擾亂網絡傳播秩序的毒瘤。”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
在互聯網平台,發布評論、私信是公衆對社會熱點事件和人物表達意見最主要的方式和場景。但同時,因發布成本較低、傳播效率較高,容易產生騷擾、侮辱謾罵甚至誹謗造謠等網暴行為。例如,在抖音,日常被舉報并處理的評論中,“謾罵,人身攻擊”占比32.79%。 |